-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名牌工程的理性思考.pdf
右,和阿迪达斯的13%相比,思想完全可以更开放一些,比重更大一些,应充分利用广告、现代传媒
来推广品牌。因为体育用品是一种时尚、易耗、更新换代周期短的消费品,其品牌所起的作用相当大,
因而对沟通力度的依赖性也更大。
4.5.2巩围和强化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顾客的长远战略目标青少年是体育用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尤其
在我国,作为独生子女的青少年更是如此。掌握了他们,设计和生产他们感兴趣的体育用品,赞助他
们所热衷的运动项目、赛事和活动,对占据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的主流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随着他
们年龄的增长和体育消费意识的提高,还将具有更加长远的战略意义。
4.5.3开发体育人口资源扩大体育用品需求 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是品牌得以生存的基础。与发达国家
相比,我国的体育人口比例、体育用品消费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可开发的潜力很大。李宁可与体育部
门、体育组织一同向公众传输体育文化,以此来开发体育人口资源,.扩大体育用品需求,营造广阔的
体育用品消费市场。
4.5.4大打“北京奥运”牌申奥成功就像一针强心剂,给我国体育用品市场注入了活力。随着北京奥
运会的日益临近,体育用品市场将会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李宁应充分了解
奥运文化和素材,利用奥运概念,塑造奥运品牌,抓住商机,促成飞跃。此外,李宁更要通过奥运会
这个大舞台,向世界全面展现自己、推销自己,朝国际知名品牌挺进。
参考文献:
1 蔡俊五等.体育赞助——双赢之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胡立君等.体育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赵长杰.现代体育营销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袁可飞等.打造中国品牌,李宁超越自找——解析李宁专业化策略.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6)
5丁尘馨.李宁:把可能变成可以.中国新闻周刊,2005,(2)
6友梅.李宁: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中国工商,2001,(7)
7秦问字.盘点李宁.知识经济.财会月刊,2001,(1)
8李宁公司网站.http://www.Li--ning.com
构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名牌工程的理性思考
陈立农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广州510075)
众所周知,名牌产品,尤其是世界名牌产品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乃至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
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进入社会注意市场经济时期,企业推向市场,参与竞争,产品如果不是名牌,
就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产品争当名牌,是我国经济近十年来进步的明显标志。其中,我国的企业
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过去企业重视产品的开发,但不具备名牌意识。企业现在争夺市场的最
大资本是什么?过去是资本、规模、领导支持’,现在是靠品牌。一个企业通过产品进入市场,产品是
企业的生命。产品要竞争,只有靠名牌,没有名牌,企业很难生存。名牌产品对于企业生存有着性命
攸关的价值。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住脚,名牌战略非常重要。
当我们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品牌”的概念时,“耐克”“阿迪达斯”“可口可乐”这些名词连带商品
就已经大举涌进了中国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的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利用自己的知
识产品,利用自己的科学技术,利用我们无形资产,大打“名牌”牌,走“名牌经营”的道路,才能
使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在国际体育产业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创名牌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经营管理的核心任务,也是一个需要有
识之士深入研究的课题。现在是一个崇尚名牌的时代。一个优秀的名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名牌战略
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体育用品产业是一个新生生物,很多人对创建名牌产品缺
少思想上的准备,对如何创建名牌的认识模糊不清,本课题通过文献资料、访问调查、理论分析等方
法试图从战略的角度,探讨如何构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名牌工程。
l我国体育用品产品产业的现状
要探讨如何构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名牌工程,首先必须了解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现状。改革开
放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外界交流,也使我们能及时得到外
部的信息。沿海一些开放城市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I:1”,他们成功地接受了世界发达地区因劳动力、
能源和环保等问题对体育用品生产的转移,大量的三资企业成为我国体育用品业在技术、材料、设备、
经销以及管理方面注入了活力。目前,体育用品产业方面虽然缺乏全面统计数抛,但其发展是比较可
健身、健美器材企业由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十几个国家发展到现扎:的一千多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