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膜电路的失效机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厚膜电路的失效机理

第七章厚/薄膜集成电路失效机理 厚/薄膜集成电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电子器件。它是将厚/薄膜集成电路技术制造的无源元件与半导体技术制造的有源器件(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采用灵活的组装技术组装在绝缘基片上所形成的集成电路,因此又称为混合集成电路。其中,“二次集成电路”的混合集成电路发展较快,它主要是在作有厚膜或薄膜无源网络的绝缘基片上,组装上多个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所形成的混合集成电路。在这类电路中,膜集成电路技术通常是制作精细的互连线/交叉线和多层布线,以及某些无源元件,然后组装上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形成规模更大的/功能更为复杂的混合集成电路。厚薄膜集成电路的失效不仅有硅芯片失效,而且还包括厚/薄膜元件/互连导带/组装和封装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硅芯片的失效模式和机理在有关章节中已经介绍,不再重复,本章仅介绍厚/薄膜集成电路的失效模式和机理。 1* 薄膜集成电路的失效模式和机理 目前,对薄膜集成电路的失效分析表明,外贴硅芯片的失效约占50%---70%,薄膜电容失效约占10---20%,薄膜电阻失效约占10%,焊接不良占10---20%,断腿失效约占5%。 一.薄膜电阻器的失效 薄膜电阻材料中用得最广的是电阻率为100---300Ω/ 的镍铬合金和镍铬合金和氧化钽。薄膜电阻器失效的原因是: 1.温度/湿度效应。空气中的氧可使镍铬系薄膜氧化,电阻值增大。环境温度和电阻器本身的温升可促使氧化加速进行。空气中的氧化扩散到钽膜晶粒间界中时,沿膜厚方向存在着氧浓度梯度。这使钽膜老化的最大原因,温度可加速氧化过程。如果再加上湿度,不但使表面氧的浓度增加促进氧扩散,而且还会引起电化学反应使电阻膜被腐蚀。特别在电负荷下,温度/湿度效应更加严重。 2.针孔和工艺缺陷。电阻膜中难免存在针孔其产生的原因与电介质膜相同。电阻膜有效面积减小,电流密度增大并且分布不均匀,因而引起局部温度过高,严重时可使电阻膜局部烧毁而导致电阻器失效。 3.基片内Na/K离子的影响。如果在基片材料中或表面上存在碱性离子,如Na/K等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就会在负极附近析出,使电阻膜受腐蚀,引起电阻值变化甚至电阻器开路。工艺卫生条件不良造成污染/工艺过程中所用腐蚀液等清洗的不干净也会引起类似的电阻器失效。 二.薄膜电容器的失效 目前在薄膜集成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氧化硅(SiO)薄膜电容器。其次是五氧化二钽(Ta2O5)和二氧化硅(SiO2)薄膜电容器。SiO薄膜电容器失效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电介质膜中的针孔/气泡/杂质和尘埃引起的失效。在SiO电介质膜的制作过程中要完全消除针孔和气泡是极困难的,针孔分为穿透孔和非穿透孔,气泡则位于膜层内部。它们都会引起其附近的局部电场畸变和电场集中,结果在针孔或气泡处首先造成电击穿,严重时导致电容器失效。电介质中存在杂质和尘埃也会造成类似的恶果。 2.电化学固相反应。在Al---SiO---Al电容器中,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局部击穿过程表现在SiO电介质内部发生如下电化学固相反应: Si---O---Si 局部击穿电场 Si---Si---+O+e 此反应说明,在局部击穿电场的作用下,使Si—O—Si基团游离出一个硅离子,并释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自由氧原子,注入到周围电介质中,由于电子注入到电介质的导带上,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参加导电,从而破坏了介质的绝缘性能,最后导致电介质击穿。同时,在破坏性的击穿发生之后,击穿区周围出现单晶硅和游离硅(Si+),它们都具有半导体特性,也会使SiO电介质绝缘性能下降以及在电场作用下导致电容器失效。 3.SiO2的吸潮效应。对真空淀积SiO薄膜的结构分析表明,膜中存在着SiO/Si2O3/SiO2/H2O和CO2。Si2O3容易吸附气体和水分,造成SiO膜的绝缘电阻下降和击穿电压下降,并可使电容器的电容量发生变化。在低真空度下蒸发所得的膜中含有较多的Si2O3和H2O,此外,如果电容器上电极金属薄膜与电介质薄膜之间附着不良,湿气会沿着电极与电介质的交界面进入,使电介质吸潮引起电性能恶化。 4.“台阶”效应。在薄膜电容器下电极边缘“台阶”处电场发生畸变(边缘效应),而且在“台阶”处电介质膜厚变薄,因此容易在下电极“台阶”处引起电介质击穿,使上/下电极短路。铝电极膜极博(上电极厚约0.3um,下电极厚约0.15um),当受到电压冲击发生击穿时,短路电流的强度足可使上电极膜层在击穿烧熔蒸发而断开,造成电容器断路。 5.膜层中存在内应力。真空淀积的电子元件,在形成温度之外的其它温度条件下,薄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