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考点详解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分封制、宗法制,(弄清)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包括)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机构、郡县制;(弄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影响。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包括)汉初郡国并行制、选官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弄清)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包括)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弄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早期中国的政治制度 ㈠ 夏 ㈡ 周 1、分封制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周朝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省制度 元朝的行省制度 ①行省长官由地方推荐,拥有经济、军事大权,行驶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②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 ③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④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⑤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的基础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④ D ②③④⑤ 3、“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朝)郡邑而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是 A.没有看到秦统一的历史贡献 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 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 D.没有指出秦的暴政 选官制度认识: 1、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 强化专制统治,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 团,提高行政效率。 2、选官制度建立的(共同)作用: 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发 展起过巨大的作用。 秦朝(三公九卿制) 汉朝(中外朝制度) 唐朝(三省六部制) 宋朝(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 清朝(军机处)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汉朝(郡国并行制) 元朝(行省制) 九 品 中 正 制 形成 特点 影响 曹魏时曹丕建立,将人才划分九个等级,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考评,授予相应的官职的一种制度。 起初,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 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 是一种家世、才能并重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为世家豪门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依据:门第。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科举制 形成演变 特点 隋朝创立,唐朝完善;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 明清堕落(实行八股取士); 晚晴(1905年)废止。 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门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参予到统治集团中来。 依据:考试成绩。 (1)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剥夺了士族地主垄断官职的政治特权,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官员的素质,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 考试制度所体现的公正、公平、公开和选拔性的原则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明清时以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监察制度 1.演变 A、秦朝: 中央: 地方: B、汉朝: 中央: 地方: 御史大夫 监御史 御史大夫、 (州)刺史 御史台(中国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 ) C、明初至清末: 都察院(中央监察机构,由御史台发展而来) 2.评价 ①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 ②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B、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A、在一定程度上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