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章节物质的聚集状态.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无机化学(第四版) 武汉大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 无机化学(上册) (第四版)北京师 范大学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 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王志林 黄孟健 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4.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 南京大学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 分析化学(第三版) 武汉大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绪 论 化学将成为使人类继续生存的关键科学。 1. 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或粒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内在联系和外界变化条件的科学。 二、化学的主要分支 1. 四大分支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1.1 分散系 1.1.1 定义 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细小的粒子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体系。 1.1.2 分类 分散相(分散质) 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分散介质) 按分散相粒子大小分 r 10-9 m 分子分散系 10-9 r 10-7 m 胶体 r 10-7 m 粗分散体系 1.1.3 相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一部分为相。 1.1.4 溶液 分子分散系,单相体系,分为溶质和溶剂两部分 1.3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3.1 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mol.L-1 1.3.2 质量摩尔浓度 单位:mol.Kg-1 1.3.3 摩尔分数 1.3.4 质量分数 1.3.5 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1.4 稀溶液的通性 1.4.1 溶液蒸气压下降 1、液体的蒸气压 2、蒸气压下降——拉乌尔定律 当凝聚速度与蒸发速度相等平衡时,水面上的蒸气压为水蒸气压。温度升高,水蒸气压升高。(根据PV=nRT) 拉乌尔定律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1.4.2 溶液沸点的升高和凝固点下降 沸点升高 凝固点下降 例:3.24g硫溶于40.0g苯中,测得其凝固点为 3.77℃ 。求硫的分子式。已知纯苯的凝固点 为5.40℃ ,苯的Kf为5.12K.Kg.mol-1。 解: 1.4.3 渗透压 1、渗透 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自动扩散的过程。 2、渗透压 为了维持半透膜两边溶液达到渗透平衡,在液面高的一方施加的压力。 3、表达式 例:25℃ 时1.00g血红蛋白溶于100g水中测得其 渗透压为360Pa。求血红蛋白的摩尔质量。 解:因溶液很稀,可认为其密度为1Kg.L-1 1.5 胶体溶液 1.5.1 分散度和表面吸附 胶体的基本特征 (1)多相性;(2)高分散性;(3)热力学不稳定性 1、KI过量 1.5.3 胶体溶液的性质 1、溶胶的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 2、溶胶的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3、溶胶的电学性质 吸附作用 电离作用 1.5.4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1、相对稳定性的原因 ① 布朗运动 ② 胶粒带电 ③ 溶剂化作用 2、促进溶胶聚沉的主要方法 ①加电解质 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反离子)进入胶粒的吸附层而中和其电荷,使胶粒电量减少。 1.6 高分子溶液和乳浊液 1.6.1 高分子溶液 1、定义 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形成的溶液。 2、属于胶体单相分散体系 3、性质 溶胶的性质;具有一定的溶解度;热力学稳 定体系;散射作用弱;粘度大 4、高分子溶液的盐析 通过加入大量电解质使高分子化合物沉聚的作用。 5、高分子溶液的保护作用 溶胶中加入适量的高分子化合物,就会提高溶胶对电解质的稳定性。 1.6.2 乳浊液 1、定义 分散系和分散剂均为液体的粗分散系。 2、分类 油/水型 水/油型 3、乳化剂 (都为表面活性剂) 乳浊液的稳定剂。 亲水性乳化剂 亲油性乳化剂 渗透压试验现象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