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中国文化伴随着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而源远流长并历经动乱与分裂的洗礼而不断得到充实升华 四、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四、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是其另一显著特点 春秋战国是重要转型期 不同区域之间 吸收少数名族优秀文明 对外与文化也有吸收借鉴 四、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而又不成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 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的思想 科学技术方面 早熟性与多元性相配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 中国农耕文明的影响 第一,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 从纵向讲,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从横向讲,华夏民族“早出暮入,耕稼树艺”的农耕经济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2.结合史例,说明古代商品经济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3.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文化总是与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也 是与中国几千年来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分不开的。 在中国,这种自然经济则一直延续 到 20 世纪。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国长达两 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 “ 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 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 工业品。地主和贵族对于从农民剥削来的 地租,也主要地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于 交换。那时虽有交换的发展,但是在整个 经济中不起决定的作用 ” 。 1958 1958 年毛泽东在河南农场视察 年毛泽东在河南农场视察 (一)农耕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对中国古代经济方式的经典描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以单个家庭为生产单位,采用手工工具;分散性。 小农经济体制下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家庭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 商品经济的发育水平。 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二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先人在从事农业的同时,也从事家畜养殖和制陶,雕刻玉石,玛瑙,象牙等手工艺制作活动,夏朝,商朝,青铜制造有了相当的规模。西周已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西汉时,已重视兴修水利。采矿和冶铁业有了 大的发展,铁制品成为主 要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当时 还能制作出带花纹的丝织品, 漆器制作相当精美。 隋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后,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和南北经济交流。另外,隋朝已经能够建造高五层的大船。著名的赵州桥是当时的工匠李春所建造的。 唐朝的经济空前发达,在不少地方设立商馆,进行对外贸易活动。 北宋,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是北宋时期发明和完善的科学技术。 明朝是微露资本主义萌芽的 时期,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第二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二)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黄河、长江流域 1.早在四五千年前,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中游地域。处于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河南渑池)和龙山文化(山东章丘)遗址,表明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 2.从长江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湖北京山)和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遗址上,可见我们先人的农业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说明了中国的农耕区曾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的转移 。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达 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牛耕与铁农具的使用推广 轮作复种制度 灌溉业的发达 灌溉设施:都江堰、郑国渠、灵渠 灌溉工具:水车 古代中国的辉煌 从秦汉直到晚清1800多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一直是世界第一,直到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占三分之一强;19世纪初期,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当时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英国著名经济史专家安格斯·麦迪森曾计算过,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中国经济总量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清朝时期世界的GDP分布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