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小故事 一篇文章“哪个傻瓜不正常”中的例子:一个正常人吸烟多年,虽然看到很多戒烟宣传,但是由于对烟的依赖,正常人并不打算戒烟。不过正常人突然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生西红柿里有类似尼古丁的成分,吃生西红柿无异于慢性自杀。正常人坐不住了,马上打电话告诉夫人,西红柿有害,以后不要买了,说话同时他手里海夹着一支烟。正常人那天下班的时候有点飘飘然,觉得做个理性的、尊重科学的人是幸福的。 Kahneman,1982年的实验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买了一张40美元的戏票,带着票去看戏,到了剧院门口发现票丢了,这时你要决定是再花40美元重新买票看戏(还有类似座位的余位),还是回家? Kahneman,1982年的实验 另一种情况是,你在外衣口袋里装了40美元的零钱准备买票看戏,到剧院门口发现40美元丢了,但是你的内衣口袋里还有足够多的钱,这时你要决定是再花40美元重新买票看戏,还是回家? 对相同后果选择的不一致性 其实,无论那种情况,决策人的选择都是:总共花80美元看戏,或者是损失40美元而没有看戏。 因此,决策人的选择应该具有一致性。 但是,Kahneman的实验表明,大多数人都说在第一种情况下会干脆回家在电脑上看,但是在第二种情况下会选择继续买票看戏。 Tversky,1986年的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要求参加实验者首先假设自己拥有300美元,然后要在a)确定性收入100美元和b)50%的机会收入200美元,50%的机会收入为0,这两个行动中进行选择。 Tversky,1986年的实验 第二个实验是:要求参加实验的人员假设自己拥有500美元,再要他们在a)确定性损失100美元和b)50%的机会损失200美元,50%的机会损失为0,这两个行动中进行选择。 大部分参加实验者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选择a,即确定性的收入100美元,表现出风险厌恶的态度; 但是,大部分参加实验者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选择b,即50%的机会损失200美元、50%的机会没有损失,表现出风险追求的态度。 构建效应 事实上,根据经济学理论,这两个问题是等价的,因为只要加上初始财产,两个问题的行动a)的后果都是使最终财产为确定性的400美元,行动b)的后果则是使最终财产为300美元和500美元的机会各半。 这个实验表明,本质相同的决策问题,由于问题表述方式的差异会引起不同的选择后果,这一现象称作问题的构建效应(Framing effect)。 构建效应 比如去买家电。如果商场说700块钱不负责送货,送货需要再加50块,则顾客可能会为这多出来的50块送货费心里不太舒服。但如果告诉他,750块负责送货,如果不要送货可以再减掉50块,则顾客可能会更乐于接受。 行为经济学作为实用的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把主流经济学世界中的自私利已、理性十足的“经济人”还原成了平时容易犯错误的幼稚人、慷慨大方的男男女女、偏好不一的消费者、疯狂的赌徒、自负的CEO等等,它的崛起是对主流经济学基本理论前提的挑战,也是对其理论的补充、拓展和完善。 实验 假如你有两件事要做。第一件事是买支新钢笔,第二件是买件上班穿的套装。在一家文具店你看到一支不错的笔标价25元。你正要买,突然记起同样的笔在15分钟路程以外的另一家店促销,仅售18元。你怎么办呢?你会决定跑15分钟路程,去节省这7元吗? 现在你要办第二件事:买衣服。你发现了一套西服套装,标价755元,决定要买。这时,另一个顾客悄悄告诉你,同样的一件西服在另一家店里标价748元。那一家店离这里只有15分钟的路程。你会再跑15分钟的路,去节省这7元吗? 相对论——我们用相对的方法看待我们的决定 两支钢笔的差价使价格较低的钢笔的相对优势高于另一支,这个明显的答案让我们决定多花15分钟节省7元。 行为学结论:诱饵效应 人们的大部分行为都是非理性的,是很容易受到环境和参照物的影响; 当人们在A和B之间很难做出决策时,给人们一个B-参照方案(诱饵),往往会直接影响其的选择; 案例:面包机的故事 A公司首次推出家用烤面包机(售价275美元)时,多数消费者不感兴趣。家用烤面包机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它是好还是坏?我们真的需要在家里烤面包吗?有钱为什么不买旁边摆着的那台样式新颖的咖啡机?被糟糕的销售业绩所苦恼,面包机厂家请来了一家营销调研公司。公司提出一个方法:再推出一个新型号的面包机,不仅个头比现在的要大,价格也要比现在的型号高出一半左右。 这一下销量开始上升了(外带大量面包),尽管卖出的并不是大号面包机。为什么?就是因为消费者现在有了两个型号可以选择。既然一台比另一台的明显要大,也贵了很多,人们无须在真空中做决定了。他们会说:“嗯,我也许不大懂面包机,但我确实懂得,真的要买的话,我宁愿少花点钱买那个小的。”从那以后面包机就热销了起来。 另一个环境中的诱饵效应 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