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学校管理制度及其建设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学校管理制度及其建设 一、学校管理制度概述 (一)学校管理制度的含义 从广义上说,包括一个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及其配套相关活动的所颁发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是协调和控制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涉及教育活动行为的统一准则。 从狭义上说,是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教育教学及其关配套活动所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定、条例及实施细则等的总称,它是调节与控制学校内部各种关系和部门及个人行为的规范。 1、国家和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制度 在我国,由国家颁布的教育法律和由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颁行的教育法规、规章,构成了国家和政府对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相关配套活动的基本管理制度,同时也为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法律上和政策上的依据。在国家和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中,对中小学管理起到基础性指导作用的有以下几类: 国家教育法律及其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国家教育行政法规和其他行政法规,如《教师资格条例》《〈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等。 国家教育行政规章,如《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等。 地方性教育法规,如《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等。 地方政府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如《北京市中小学教职工岗位聘任办法》等。 2、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 这通常是指学校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及其相关配套活动所制定的各种条例、规定、章程、实施细则等的总称。 它是由学校校长、学校党组织和教职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学校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经验进行筛选、整理和总结,并结合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具体环境加以制定的。 同国家和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一样,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对本校各项工作和师生员工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特征 1、制度建立的目的性 所有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都必须围绕着学校这一教育教学机构所承担的教书育人的职责来进行,着眼于如何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利于师生员工的工作和学习来安排。 规章制度的各种规范及其实施都应体现学校管理的总目标,从而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的调节和控制,使其协调、稳定、有序地进行。 2、制度操作的规范性 不同层次和类别的管理制度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和职能,但它们之间决不能相互矛盾和抵触。在落实学校管理制度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服从于国家和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校内部门制度服从全校性制度; 在制度的执行上,对各个部门或师生员工个人应持同一尺度进行裁决; 在执行过程中应保持裁量的前后一致性; 在涉及一些重要事宜的决定与问题处理上,应严格遵循制度预先所设定的操作程序。 3、制度实施的强制性 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学校各个部门和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等行为活动提出的带有指令性的准则和规范。作为协调教职工的力量、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共同行为规范,学校管理制度与学校舆论、师生员工应遵循的道德所不同的是,它是一种硬性的管理手段。 因此,管理制度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对师生员工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控制作用。 4、制度施行的稳定性 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着长期性、延续性和内在的规律性,各个层次和部门的工作任务与管理职能也有其一贯性和稳定性,因此,保持管理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显得十分重要。 学校各种管理制度一旦建立,一般不宜轻易变更,朝令夕改势必会给师生员工的思想造成混乱,使其行为无所适从,甚至会导致学校的各项工作陷入无序状态。 5、制度变迁与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处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现有的学校制度也面临着如何适应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问题。所以,学校管理制度的变迁也是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也是对每一个学校管理者的新挑战,它要求我们的校长要考虑如何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特征,改革现存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各种陈规陋习,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出发,设计和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与社会主义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