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介绍与称呼礼仪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他人介绍 谁人介绍:为他人做介绍时通常承担者: 在交际应酬中,介绍人一般应该是女主人。 公关礼宾人员:办公室主任、秘书。 熟悉被介绍的双方情况者。 社交活动中的尊者。 应被介绍者一方或双方要求者(介绍前,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相识的愿望)。 二、他人介绍 介绍的顺序:应遵守“尊者优先知情”的规则 为来宾与主人相互介绍时,先将主人介绍给来宾。 为长、晚辈相互介绍时,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 为男、女相互介绍时,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 为已、未婚者相互介绍时,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 为同事、朋友与家人相互介绍时先将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 为社交场合中先到、后到者相互介绍时,先将后到者介绍给先到者。 为上、下级相互介绍时,先将下级介绍上级。 他人介绍的顺序 他人介绍 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 先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 先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 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 二、他人介绍 被介绍者注意的礼仪 除年长者和年纪偏大些的妇女外,一般应起立。 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注意聆听,点头示意。 介绍完毕后,应依照合乎礼节的方式相互握手,彼此问候。 三、集体介绍 场合或时机 一般在大型的公务活动、涉外交往活动、规模较大的社交聚会、正式的大型宴会、会见与会谈、举行会议等社交场合,宾主双方或多方均为多人时。 集体介绍的顺序 集体双向介绍的顺序遵循的规则:“尊者先知”。 第三节:握手礼仪 (一)握手的次序 (二)握手的方式 (三)握手的禁忌 (四)其它见面礼 (一)握手的次序 (一)握手的次序 1、男女之间握手 2、宾客之间握手 3、长幼之间握手 4、上下级之间握手 5、一个人与多人握手 具体内容 男女之间握手 男士要等女士先伸出手后才握手。如果女士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士向对方点头致意或微微鞠躬致意。男女初次见面,女方可以不和男士握手,只是点头致意即可。 宾客之间握手 主人有向客人先伸出手的义务。在宴会、宾馆或机场接待宾客,当客人抵达时,不论对方是男士还是女士,女主人都应该主动先伸出手。男士因是主人,尽管对方是女宾,也可先伸出手,以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而在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在此表示的是“再见”之意。 长幼之间握手 年幼的一般要等年长的先伸手。和长辈及年长的人握手,不论男女,都要起立趋前握手,并要脱下手套,以示尊敬。 上下级之间握手 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但涉及主宾关系时,可不考虑上下级关系,做主人的应先伸手。 一个人与多人握手 若是一个人需要与多人握手,则握手时亦应讲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而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先职位、身份高者后职位、身份低者。 (二)握手的方式 1、姿势 2、神态 3、力度 4、时间 1、握手姿势 身体以标准站姿站立; 上体略前倾; 右手手臂前伸,肘关节屈; 拇指张开,四指并拢。 返回 2、握手神态 与人握手时神态应专注,热情、友好、自然。 与人握手时,应面含微笑, 目视对方双眼,并且口道问候。 在握手时切勿显得自己三心二意,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傲慢冷淡。如果在此时迟迟不握他人早已伸出的手,或是一边握手,一边东张西望,目中无人,甚至忙于跟其他人打招呼,都是极不应该的。 (6)、目光  注视对方的双眼 返回 3、握手的力度 2公斤 一只手握碎一个鸡蛋的力 一、称呼礼仪 本节点睛 在社会交往中,交际双方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这直接关系到双方之间的亲疏、了解程度、尊重与否及个人修养等。 一个得体的称呼,会令彼此如沐春风,为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不恰当或错误的称呼,可能会令对方心理不悦,影响到彼此的关系乃至交际的成功。 内容讲授 通常的称呼 职务性称呼 职称性称呼 学衔性称呼 行业性称呼 姓名性称呼 亲戚称呼 1、职务性称呼 在工作中,最常见的称呼方式是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具体来说又分为三种情况: a.仅称职务。例如:“部长”、“经理”、“主任”,等等。 b.在职务之前加上姓氏。例如:“周总理”、“隋处长”、“马委员”,等等。 c.在职务之前加上姓名,这仅适用极其正式的场合。例如:“胡锦涛主席”。 2、职称性称呼 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可以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有下列三种情况较为常见。 ?a.仅称职称。例如:“教授”、“律师”、“工程师”,等等。 ?b.在职称前加上姓氏。例如:“钱编审”、“孙研究员”。有时,这种称呼也可加以约定俗成的简化,例如,可将“吴工程师”简称为“吴工”。但使用简称应以不发生误会,歧义为限。 ?c.在职称前加上姓名,它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例如:“安文教授”、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