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PDF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第 27卷第 12期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1.27No.12 2012年 12月 JournalofHigherCorrespondenceEducation(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December2012 ●学生工作●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杜立操 梁杰华 (1.广西警官学校,南宁 530023;2.广西工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摘 要: 通过 自编的手机依赖倾 向量表 (简称 MDQ)以及艾森克人格 问卷筒式量表 中国版 (EPQ一 )对广西4所高校450名拥有和使用手机的1~4年级大学生进行了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人格特征与收集依赖存在着相关性;外倾者在MDQ的突显性以及 强迫性上要高于 内倾者;高神经 质的个体在MDQ的去断性、强迫性以及神经性得分上高于低神经质的个体;神经质、内外倾对手机依赖有较 好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神经质、内外倾对MDQ的去断性、强迫性以及神经性有较好的正向预测作用;内外 倾对MDQ的突显性有较好的正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 :手机依赖;人格特征;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187(2012)12--0065--02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 ,手机作为信息沟通的载体给人 赖成瘾问卷相关维度以及结合生活体验得到预测问卷。 们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因此,人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离不 对其进行初测后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rtlett球形 开手机。对于手机的依赖是每个现代人都会有的一种情 检验x2—1151.58,在0.000水平上显著,KM0为0.745, 感体验,这种依赖的体验只不过是在程度上 的不 同而已。 表明变量间有共享因素的可能,适合做因素分析。最后得 对手机的过度使用,在某种情况下人们不可避免地附带有 出项 目数为 25题 ,4个维度的累计贡献率为 51.O2 ,各 一 些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心境 ,对手机的依赖过度也让使用 项 目载荷量范围在0.401~0.863之间。总量表的a系数 者面临着被异化的危险,使得主体被客体化。大学生是拥 为0.905,各纬度的a系数在 0.675~O.846之间,本问卷 有和使用手机的一个较大的群体之一,若长期地沉溺于这 有 良好的信效度 。 种体验之中,会对个人的成长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消极 MDQ问卷主要包含四个因子,分别为:(1)去断性是 影响[1]。本文采用 自编手机依赖问卷考察大学生的手机 指如果突然被迫离开手机或无法正常使用手机的功能,出 依赖状况,并结合人格测量来探讨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 现挫败的情绪反应 ,如当有一段时间手机收不到信号时, 关系。 会产生焦虑 、无力感;(2)突显性是指手机使用者的思维、 情感和行为都被手机所控制,对手机的使用成为其主要活 一 、 调查对象与方法 动,如不管大小节 日都会用手机传递对亲友的祝福;(3)强 (一)调查对象 迫性是指一种难以自拔的对手机使用的渴望与冲动,如经 采用抽样方法选取广西 4所有代表性的高校的450名 常拿出手机看看是否有未接来电或短信;(4)神经性是指 拥有手机的1~4年级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共 在 日常生活中对手机产生的一些精神层面上的错觉或不 发问卷450份,回收 438份,实得有效答卷390份,有效率 适 ,如会无意识地感到手机在响或震动。 为86.7 。全体有效样本的构成为 :男 181人,女209人。 2.艾森克人格 问卷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