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教育思想浅析.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子教育思想浅析

INTELLIGENCE 人 文 论 坛 孟子教育思想浅析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王晓莉 赵鹏程 摘 要:作为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孟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 了丰富的教育思想,认真研究孟子的教育思想,总结教育经验,对当今教育实践具 有巨大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孟子 教育思想 性善论 教学原则及方法 教育目的 一、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有潜在的善性萌芽,人具有可塑性,即 所以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 性善论 “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可以通过教 2、循序渐进。 孟子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天生 育引向善的,但还需要后天的学习努力,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有 是善的,每个人生来就有怜悯同情之心、 这是非常必要的。“求则得之,舍则失 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拔苗 羞耻憎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和是非之 之”(《告子上》),说明了扩充善性的 助长。他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 心。这四种心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萌 重要性。他认为圣人不过是把人所固有 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芽。他认为,人生而就有“不学而能” 的善端加以扩充而已,如果凡人也能将 (《尽心上》)。学习也应该像奔涌的 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 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也可以成为圣人。 泉水一样,注意到每一个知识环节的掌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 及其长 二、孟子教育思想的教育原则与方 握,注意学习知识的连续性,知道学有 者,无不知敬其兄者。亲亲,仁也;敬长, 法 所成。因此,不能违背学习规律,否则 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 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上,孟子提出了 欲速则不达。他用宋人拔苗助长的故事 因此,孟子认为 :“恻隐之心,人皆有 以下原则和方法: 来说明循序渐进的道理,告诫人们欲速 之 ;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 恭敬之心, 1、自求自得。 则不达,主张教学必须一步一步扎实前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 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 进,要“不盈科不行”、“盈科而后进”。 子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 3、专心有恒。 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集中精力并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 专心致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证。 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 这 也就是君子沿着正确的路子来得到高深 孟于用下棋的例子,将专心与不专心分 里所谓的“四端”或者说“四德”即“仁 的造诣,就是要求他自觉地得到学问。 析得很深入。“今夫奕之为数,小数, 义礼智”是人善性的集中体现。人的这 自觉地得到学问,就能牢固地掌握它而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 四种道德的萌芽如同他的四肢一样,是 不动摇,牢固的掌握它而不动摇,就能 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 与生就具有的。他充分肯定了人身上具 积蓄深广,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充满了民族文化的渊源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