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珊溪水利樞纽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和建议.doc

完善珊溪水利樞纽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和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善珊溪水利樞纽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完善珊溪水利枢纽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课题编写组) 二○一一年十二月 1 课题背景及需求 1.1 课题背景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是温州人民的“大水缸”,它承担着温州500多万人的供水任务,该工程运行后对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飞云江中下游、温瑞塘河生态环境发挥重要基础保障作用。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珊溪水利枢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并出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温政办[2008]52号)。但在这几年的实施过程中,在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特别是有关生态建设的经济政策短缺。这种状况使得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受益者无偿占有生态效益,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激励;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生态的责任和成本,受损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这种生态保护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不仅使库区的水源保护工作面临很大困难,而且也影响了区域之间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珊溪水利枢纽生态补偿机制,以便调整利益相关各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库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促进城乡间、区域间和群体间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以来,进一步完善珊溪水利枢纽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已成为温州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次建议和提案,呼吁尽快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与此同时,我省的学术界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和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等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此外,省内外其他类似水源地也积极试验示范,探索开展生态补偿的途径和措施。2005年1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了建立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党中央、国务院又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些都充分表明,我们目前已经具备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科学研究基础、实践基础和政治意愿。 “十二五”期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的“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家和地方可分别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的要求,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建设,根据市政府调研室的安排,我们围绕进一步完善珊溪水利枢纽生态补偿机制这一课题,展开了研究,经过认真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有关完善珊溪水利枢纽生态补偿机制初步认识与建议。 1.2 课题研究需求 (1)现实客观需求。目前珊溪水利枢纽水源地生态环境形势已不容乐观,水库水质有下降的趋势,库区老百姓保护水环境的意识淡薄,水源保护与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仍然突出,尤其是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已不适应目前的水源保护工作需要。因此,开展这一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客观需求。 (2)经济需求。自2009年省政府把珊溪水利枢纽划定为水源保护区之后,国家法律、法规设定了一系列禁止性和限制性的行为,库区政府及库区群众因此损失了一些发展的机遇,间接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价值损失。为此,有必要开展此项研究,摸清具体情况,得出科学结论,有针对性的提出补偿对策措施。 (3)理论研究需求。库区生态补偿机制应该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多重因素。原《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对库区上游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补偿较多,其偏向单一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层面上,而综合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层面较少。此外,库区生态补偿政策是一项复杂课题,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针对库区实际情况实施适宜的补偿政策,如何补、补给谁、补多少,还需要深入研究。总之,开展本项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需求。 1.3研究范围 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为水库集雨区的瑞安市(高楼镇)、文成县(大峃镇、珊溪镇、巨屿镇、峃口镇、黄坦镇、西坑镇、百丈际镇、南田镇、玉壶镇、周山乡)、泰顺县(罗阳镇、司前镇、百丈镇、筱村镇、竹里乡)和供水范围的温州市区(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瑞安市、平阳县、文成县、洞头县、苍南县等。 1.4研究目标 在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对库区(瑞安、文成、泰顺)水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影响充分评估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减轻及消除因水源保护造成的对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影响的补偿措施;在对生态补偿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珊溪水利枢纽的生态补偿机制和体系,包括生态补偿的思路、原则、主体、方式、标准、管理与保障等,通过完善珊溪水利枢纽生态补偿机制,维护库区政府及库区群众的合理权益,促进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