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陶渊明
《饮酒》(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解诗:
衰败繁荣无定数,交相更替变不休。邵平晚岁穷种瓜,哪似当年东陵侯!暑往寒来有代谢,人生与此正相符。通达之士悟其理。隐遁山林逍遥游。快快来他一杯酒。日夕畅饮消百忧。
本诗写世事无常,荣衰不定,作者以达观态度处之,饮酒自娱以得解脱。语言古质清淡,却蕴涵了作者无限的感慨和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人事不定,没有一成不变的盛也没有永远不变的衰,盛衰交替,祸福相倚。《饮酒》诸诗正写于晋宋易代之时,经过桓玄之乱,又遭刘裕篡位在即,晋室摇摇欲坠,这句诗里既有对世局感慨,也有对动荡之中个人的命运的感叹,虽写衰荣交替,但意思落在衰字上。
下两句紧随其意,引用了召平的典故。“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邵(召)平在瓜田种瓜的境遇,比之秦代为侯时的荣华富贵,何止天渊之别!《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於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这里作者用这个典故,以召平的故国背景暗指风雨欲来的晋室,而以召平自况,借以抒发对时势和自身身世的感叹。于作者来说,曾祖父陶侃曾为大司马,祖父、父亲亦为太守等职,到他家道衰落,作者当然不是在追慕曾经的显赫,也不是眷恋名利富贵,而是一方面表达对愈加黑暗的朝政的不满,一方面表现出自己在衰荣不定的世事中依然保持着“安贫乐道”的超脱心态。后人在有时常将此典和陶诗并用,如杜甫的《投简成华两县诸子》:“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温庭筠《赠郑处士》:“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等,可见陶诗与此典的相通之处。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人事的盛衰变化,亦如寒暑更替,是自然规律,不可改变,这里由自然之道引申至人事之道,其实意思和诗的前两句是基本一致的,作者在这里反复吟咏,用以强调命运的无常。“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这两句可说是上面几句话情绪上的一个总结,通达事理的人知道这个道理就能荣辱不惊,不会为自己的得失而耿耿于怀,能够放开心胸,超脱于命运之上而怡然自得。前面作者还是用事例暗表心意,这里则直接表达在无常的命运前自己的人生态度。这种面对人生起伏却能坦然处之的态度和《归去来辞》中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以及《神释》中: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懼”的思想是一致的。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随意拎起一壶酒,享受饮酒的欢愉,放开一切想喝就喝。这最后两句看似心中全以安时处顺,出言洒脱,其实心中最是苦得难以排解,这里的酒乃是希望借以求得内心解脱的忘忧之物,但这中方法无疑是“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无可奈何的方法。诗人心中充满了忧患之感,在求得暂时解脱的同时,是内心还是很痛苦,“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责子》)”,他的终日饮酒,无非寻得情感上的宣泄,而将酒写进诗,是婉转地表达出思想、立场,他的飘飘然实则来自内心的放不下。
?? ???这首诗看似旷达,实在透出无尽悲凉。由自然之道写出人事之道,于平淡的语言中蕴涵深刻的哲理,又引历史人物委婉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构思细密,耐人寻味,读来回味无穷。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解诗:
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喧嚣。你问我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南山。傍晚南山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优美,更有飞鸟,结伴而归。这其中蕴含着隐居生活的真正意义,想要说出来,却忘记了该如何用语言表达。
赏析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得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首诗正刻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心无杂念,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飞鸟相与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必修第六章复习题讲述.docx
-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建筑工程)讲述.doc
-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讲述.ppt
- 产业结构现状讲述.ppt
- 产业经济学第二章市场结构及其度量讲述.ppt
- 交互式子系统用户手册-意见陈述补正讲解.docx
- 产品状态标识卡讲述.ppt
- 交通安全我知道讲解.ppt
- 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讲述.doc
- 二级建造师市政真题及答案讲述.docx
-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卷.docx
-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卷.docx
-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高三英才班下学期数学限时训练试题.docx
- 2025年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高三英才班下学期数学限时训练试题.docx
- 2025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高三二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高三下学期数学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卷.docx
-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高三英才班下学期数学限时训练试题.docx
-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