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产品竞争优势
3产品竞争优势
3.1博客的影响
博客,是英文“Blog”或“Weblog”的中文翻译,本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网络个人出版形式。一个Blog~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17的各有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来看,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w~Blog wdter。 无论是在博客发源地美国,还是在中国本土,博客都是一个新生事物。随着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博客不仅更新着网络传播的格局,而且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博客文化。国内从文化层面来解析博客的文章还不多,但在博客文化的性质或定位上已出现了“精英”与“草根”之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不
深入思考:博客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应该拥有一种什么样的博客文化?
把博客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显然是从“文化研究”视域出发的。文化研究中的“文化”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具有特定的内涵。文化研究是一个开放的学术领域,它游走在众多的学科之间,涉及纷繁复杂的研究主题,诸如文化研究自身的历史、性别问题、民族性与民族认同问题、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种族问题、大众文化问题、身份政治学、美学政治学、文化机构、文化政策、学科政治学、话语与文本性、重读历史、后现代时期的全球文化等等。因此,文化研究中的文化概念,其内涵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必须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才能确定其涵义。不过,不管具体的文化涵义如何变化,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仍是可以界定的。大体上,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整个的生存方式”,而且是生产意义的持续过程。文化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约翰-费斯克对文化作了这样的界定:“生产关于和来自我们的社会经验的意义的持续过程,并且这些意义需要为涉及到的人创造一种社会认同”。
也就是说,“文化”就是意义在特定社会中的生产和流通。因此,文化研究的焦点总是集中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上。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产品总是文化活动中的产品,文化活动总是围绕着文化产品而展开的。如此看来,义化研究中的“文化”具有三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特征。其一是开放性。在这里,文化不再局限于经典性的文化文本(即典籍),也不再局限于作为专门文化活动的领域如文化教育与文学艺术,而是向现实的社会生活敞开。这样,当下的生活方式就成为文化研究中重点研究的“文化”。其二是动态性。“文化总是处于生成的过程,永远也不会完成”。 文化生成是一个社会过程,是社会实践的一种持续演进。其三是政治性。作为生成过程中的文化,与社会权力结构有着重要的牵涉,涉及社会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换言之,意义的生产和流通是在社会权力结构中进行的。这样,“内在政治性”就成为“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文化的政治学分析。由于文化是一个社会过程,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考察博客文化就必须从博客形成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去审视,特别是从生活方式的意义上去加以审视;由于文化具有“内在政治性”,涉及各种形式的社会权力和利益的分配与可能的再分配,分析博客文化就必须具有文化政治学的视域。
博客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诞生于美国,美国博客的发展对包括中国在内其他国家的博客发展有着示范和辐射作用。在美国,博客产生巨大影响的是新闻博客与政治博客,其影响又是通过以下几次重大的事件凸显出来的。⑧(1)“德拉吉报道”:1998年1月18日,美国人马特·德拉吉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发生性丑闻。一 时间,德拉吉网站的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他所有的武器仅仅是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2)对“9·ll事什”最真实、最生动的捕述不在《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之手,而是在诸多博客当中;博客新闻由于“9·ll事件”而产生重大影响。(3)2002年,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洛特发表的一些支持种族隔离和种族主义言论,几乎被所有大型新闻媒体所忽略,却被博客们注意、追逐和传播,最终导致洛特辞职,成为博客在新闻舆论方面的又一辉煌战绩。(4)伊拉克战争期间,互联网上最神秘的人物当数博
客萨利姆·帕克斯。从2002年9月开始,他?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登录互联网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最真实的生活。他的博客报道,比CNN、半岛电视台C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博客文化?或以为是精英文化,或以为是草根文化,因而存在着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之争。然而,单纯从“精英”或者“草根”的角度出发来谈论博客文化,是难以涵盖其全部意义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