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孤独的“小蜗牛”_微微与同伴的相处变化.docx

孤独的“小蜗牛”_微微与同伴的相处变化.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孤独的“小蜗牛”_微微与同伴的相处变化

孤独的“小蜗牛” ——微微和同伴的相处变化龙湾区第四幼儿园 案例背景篇 幼儿园就像小社会,班级更像这个小社会中的小支流。在这样的小小群体中幼儿要如何学会同伴相处,获得基本的社会经验。在每天的在园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中班的幼儿已经能够主动与同伴建立关系,并能不断尝试与不同的同伴建立关系。基于对班级日常幼儿活动的观察,我却发现班级中也有孤独的小背影,总是一人游戏,不受同班的喜爱,却也渴望与同伴游戏。 微微(化名),一个比较开朗的小女孩,早上入园时会和老师礼貌地打招呼,玩积木时会高高举着自己的作品给老师看希望能到肯定,可是在小朋友相处方面总会出现小摩擦,看到小朋友玩的玩具会去争抢,常规意识较弱,排队时喜欢随意插队推挤别的小朋友,所以久而久之微微就变成了班级中不受欢迎的小朋友。情况分析篇 1.家庭因素:微微的爸爸妈妈常年不在微微身边,微微由奶奶抚养。所以相对于其他的幼儿而言,微微的行为习惯会差一些,并且这样的孩子缺少家庭氛围中来自父母的关爱,所以日常生活中微微会表现出一些行为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关注。而在同伴由于微微在家庭中缺少语言上的沟通交流,所以与同伴相处时,会用打、抢的方式得到玩具,同时也引起小伙伴的注意。 2.自身因素:微微在我们班的孩子中时年龄偏小的,所以在行为习惯,自我管理上会比其他孩子相对来说弱一些。案例观察篇片段一(积木片风波) 在早晨入园后,孩子们进入班级后选择了自己喜爱的积木开始拼搭。一个女孩子选择了积木片开始搭了起来,同组的微微看到了,小手一伸把积木拉到了自己面前也学着搭了起来,女孩在一旁说:“要一起玩的。”微微捧着积木盒自己玩着,两个人开始拉着积木盒谁也不让谁,这时微微扭头看看我嘴里说着:“老师,我要玩的。”我走过去对她说:“积木片有这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搭,一起玩,看看谁能想出不同的搭法。”微微嘟着嘴把积木放在桌子中央开始搭了起来,一边搭着还不时把自己的小创意拿到女孩子面前嘴里说着:“你看,你看。“女孩子扭开了头不理会她。于是她拿着自己的作品跑到我面前开心地看着我,我看了看对她说:“你的小创意真不错!”她开心地笑了起来。分析:微微是班里比较特殊的孩子,在班级中常常听到孩子们说:“我不要跟微微玩,微微老是抢别人的玩具。”就像这个案例中,微微没有经过同伴的允许直接拿走别人正在玩的积木。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同伴对她的疏远,不愿与她一起玩耍。基于日常对微微的观察我认为其原因可能在于:年龄稍微偏小的微微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沟通协商。活动中都是自己单独一个人玩耍,所以常常会把搭好的积木和玩具拿给老师看,寻求老师的鼓励与表扬。反思:在本次活动中,我首先通过观察微微日常从入园起与小朋友相处的情况,发现微微被同伴疏远的原因,思考如何通过引导帮助微微改变同伴交往方式,《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学会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孩子的需要。为了能够帮助微微融入群体获得孩子们的认可,也让孩子们学着包容他人的一些缺点,我决定深入关注微微的日常活动发现契机帮助微微学会正确的交往方式获得同伴的认可。片段二(玩具也疯狂) 一天的午餐结束后,孩子们拿出了自己带来的玩具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一个人的微微东看看西瞧瞧,想要参与小朋友们的游戏,孩子们围在一起玩着。微微看了又看被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画的小画册吸引住了,跑了过去也蹲在一旁看了起来,可是小朋友们一看见微微几个人埋着头轻声嘀咕了几句,几个人围住了小椅子不让微微看。过了一会儿,一个孩子跑了过来对我说:“老师,微微刚才想抢别人的玩具还打人。”周围几个孩子也围了过来说着:“她刚才还想抢我的小车。”“微微不经过别人的同意就拿别人的玩具。”而远处的微微正坐在小椅子上嘟着嘴不说话。分析:微微是渴望加入小群体的,由于孩子们对于微微印象以及微微的不正确的习惯,也让孩子们习惯性地排斥与微微一同游戏、分享。不会正确同伴交往的微微唯有以争抢的形式取得物品的所有权才能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反思: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相处过程中会有一些小摩擦。特别对于而言,孩子们由于微微日常的行为更是习惯了对微微的疏远。而对于作为教师的我来说,可能忽略了看似细小的这些在孩子们相处中的小摩擦,也让孩子们对微微的印象产生了定型。面对孤独游戏的微微以及孩子们接连不断的告状和,我决定在班级中针对玩具事件和孩子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在讨论中,我先让孩子们来说说玩具事件的经过,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幼儿想一想解决办法。有的孩子说:“可以跟微微说不要去抢别人的玩具。”有的孩子说:“我可以把我的玩具分给她玩一下。”孩子们各自分享了自己的办法。在幼儿分享了不同的想法后,我也告诉孩子:“微微在我们班是年龄最小的小朋友,有的时候没有像其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