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焦磷酸三聚氰胺的合成新工艺.pdf
第五届全国化工实用高新技术交流会暨协作网年会论文集 138
焦磷酸三聚氰胺的合成新工艺
袁相爱杨锦飞奉
10097)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
摘要:采用溶剂法合成焦磷酸三聚氰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摩尔比等条件
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焦磷酸三聚氰胺的最佳合成工艺。并对其磷含量及热失重进行了分析
测定。
关键词:焦磷酸三聚氰胺 阻燃剂 合成
焦磷酸蜜胺又名焦磷酸三聚氰胺,是一种新型的膨胀型阻燃剂,由该类阻燃剂填充的高
聚物受强热或燃烧时,表面生成一层均匀的多孔炭质泡沫层。该泡沫层隔热、隔氧、抑烟,
并能防止产生熔滴,具有良好的阻燃和抑烟功能。此外它还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久性和耐
候性,因而广泛用于水性乳胶、氯化橡胶、乙烯类树脂、环氧树脂等方面的阻燃¨¨,具有
很好的开发前景。
做溶剂使焦磷酸与蜜胺直接作用,也得到了产率高、质量好的产品。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
且对环境友好。
1实验部分
1.1主要试剂及仪器
铵(CP,上海凌峰化学试剂公司)
PERKIN——ELMER公司)
1.2操作步骤
产率89.0%。
2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温度对产品的影响
焦磷酸和三聚氰胺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对产品产率影响较大。温度过低,
则反应不完全,温度过高,又可能导致焦磷酸转化为磷酸,影响产品纯度和产率。作者考察
了不同温度下反应所得的产率,具体结果见表1
第五届全I|t49,.r--实用高新技术交流会暨协作网年会论文集 139
表1 反应温度对产品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控制在5.15。C时产品产率最高,磷含量最佳。
2.2原料物质的量之比的影响
而在某一物质的量之比下所得的产物往往是以上产物的混合物。在实验中,固定三聚氰胺的
量,改变焦磷酸的量,控制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一定的时间后取料进行分析,考察原料物质
的量之比对产品产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原料物质的量之比对产品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与焦磷酸的物质量之比控制在2.1:l时产品产率较高,比例再
增大,产品产率亦增大,但影响产品质量。因此,2.1:1是三聚氰胺与焦磷酸的最佳物质量
之比。
2.3反应时间的影响
该反应本质上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开始时反应速度较快,但随着反应的进行速度逐步
变慢。实验表明,反应时间控制在2.5小时体系的pH值已无明显变化,反应即告完成。
2.4母液循环
化工产品的生产,环保要求严格。在本反应中,产品过滤后的母液循环使用,既可:宵约
能源,又对环境友好。实验表明,母液循环三次不影响产品质量,具体结果列于表3。
3 合成产物分析
3.1磷含量的测定
采用磷钼酸铵沉淀法测定。在酸性介质中加热,焦磷酸根可转变为磷酸根,加入配好的
第五届全国化工实用高新技术交流会暨协作网年会论文集 140
钼酸铵溶液可生成黄色磷铝酸铵沉淀,
i+11H20
滴定至酚酞刚褪色为终点。 .
有关焦磷酸蜜胺的磷含量的数据如表4所示。
表3:母液循环次数对反应的影响
表4 焦磷酸蜜胺的磷含量
测定值 理论值 产品标准‘
P96 14.0 14.4 14-一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pptx VIP
- 2021-2022学年重庆市渝北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调研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 接收普通高等学毕业生.doc VIP
- 三年级上册英语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
- 2024注册中级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讲义 .pdf
- 完整版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docx VIP
- Mastercam Mp Post Processor Reference Guide (一种数控编程议员后处理器参考指南).pdf
- 全国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目录的通告(2015-8-20).docx
- 外省建筑业企业进鄂施工年度 - 湖北省建筑工程管理 .doc
- 易错点05 光合与呼吸综合专题的“五点”易错防范(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