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 案 首 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次 时数 课型 新授课 课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 钱 教学目标(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两方面说明)
一、 了解梁实秋的“雅舍”系列散文。
二、 体会文章广征博引、智慧幽默、简洁雅致的风格特点。
三、 思考梁实秋对金钱的认识看法、观念态度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广征博引、智慧幽默、简洁雅致的风格特点。
思考梁实秋对金钱的认识看法、观念态度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实验观察法、模拟法)及教具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应用:图片、等
讨论法 幻灯片 板书设计(主板书标题、层次、图形位置、分栏区个数、副板书位置等):
《钱》
(1)钱无所谓俗雅,俗雅在人 (2)爱财、重财、积财并不是错事,是人之常情。
(3) 蔑视钱财的实际用途和价值;对钱财挥霍无度都是错误和偏激的。
(4) 中国人有储蓄和节俭的美德,不能丢掉。
(5) 钱财聚散无定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不要梦想发横财。
(6)钱多会造成心理负担。(此处举例语言幽默)
(7)爱财、重财,但应取之有道,不能贪财,更不能发不义之财。
结论:对钱的正确态度,取之有道,用之有道,成为钱的主人,不能沦为钱的奴隶。 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后记(经验、不足):
教 案 内 容
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 重点环节
提 示 一、导入新课
在如今这个商品经济时代,“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诸如此类的说法大行其道。“钱”的确是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物质基础、生活保障。但是什么样的金钱观、价值观才是正常的、有益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梁实秋的一篇文章《钱》,来看看作者的观点,从中来借鉴一些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并借鉴作者的写作风格。
二、讲授新课 《钱》
1.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祖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科罗拉多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26年回国,曾任教于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1949年6月移居台湾,任台大教授、台湾编译馆馆长。有散文《雅舍小品》、《雅舍杂文》等十余种,译有《莎士比亚全集》(40卷),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等,享誉海内外。
本文选自《雅舍小品》第四集。梁实秋自1940年至1987年间,历时数十年,撰写了大量的散文。冠以“雅舍”的散文集,就有《雅舍小品》,《雅舍小品》续集、三集、四集,《雅舍散文》一集、二集和《雅舍谈吃》等,这些散文可称为“雅舍”系列散文。其中《雅舍小品》写于1940年至1947年,共34篇,1949年由台湾正中书局出版。《雅舍小品》续集、三集、四集,分别于1973年、1983年、1986年由台湾正中书局出版,共计109篇。《雅舍散文》一集、二集,先后于1985年、1987年由台湾九歌出版社出版。《雅舍谈吃》于1985年由台湾九歌出版社出版。作者以描写亘古不变的人性为出发点,对于世相人生的描摹体察,对于性情意趣的咏叹寻觅,对于人伦友爱的缅怀叙写,成为其散文创作的主要特征。
2.梁实秋其人
江流世变,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学观念的人们对梁实秋的记忆,也许并不相同。上了年纪的人记得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与闻一多、朱湘等组织过“清华文学社”,后来在兵乱中尖锐抨击时政而得罪过当局,也在关于文学阶级性论争中被骂作“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稍年轻一些的人记得他应邀上庐山参加过“学界名流谈话会”,也曾被定为资产阶级文学的代表,想去解放区看看却不受欢迎;更年轻的今日之读者,随着他的散文行时走红,又把他视作“出土文物”一般,甚至抬高到“国宝”的地位,等等。一个完整的梁实秋似乎并不存在。人们印象中的这位老先生被不无遗憾的文学史撕碎成了残片,即便拼合起来,梁实秋大概也只是文坛上“半是魔鬼半是神仙”的是非曲直待辨的人物。
所幸如今我们可以抛开某些先验的裁决,看看梁实秋实际上走过的心路历程和文学苦旅。
梁实秋于1903年1月出生于北平(今北京),1987年病逝于台北,在人世间闯荡了八十又四,可谓高寿。他出身于秀才世家,幼承庭训,早览乙部,又在“水木清华”度过八年岁月,并与闻一多合作出版了著名的《东夜草儿评论》,显示了出众的文学才华。1923年秋从清华校园毕业,即赴美留学,先后在科罗拉多大学和哈佛大学研读英美文学批评。异域三载,对梁实秋影响甚大。尤其是在哈佛受教于白璧德(Irving B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