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关于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

* * 1.关于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封建社会中的历代政府,对其统治政策的调整,从广义上说,都属于对封建政治、经济的改革,这种改革基本上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的调整。当这种调整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时,必然会起积极的作用。反之,将会激化社会矛盾,阻碍经济的发展。 2.历代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1)稳定统一的政治局面,是经济发展的保障。除全国大统一的局面外,局部地区的统一局面,也能提供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如战国时期中原各国、三国的经济发展,江南的开发等。 (2)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新王朝成立之初,一些有远见的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暂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趋于缓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3)科技发展的推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会促进经济的大发展。如战国时期铁农具在中原地区的推广;北方先进技术向南传播促进了江南的开发等。科技发展表现在:①劳动人民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②兴修水利,免除水旱灾害;③政府推广优良品种;④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可以指导人们直接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4)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 (5)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各个时期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基础 启示:古代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靠政策、科技和人民辛勤劳动,这对我们现代化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①农业发展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②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③加大农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④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 3.历代经济政策 纵观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统治者如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及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促进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 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 北魏:推行均田制。 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 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启示:①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经济政策:历代经济政策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则促进当时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②运用主现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历代经济政策:从动机上看是为发展封建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效果上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和国家利益,因此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4.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展 历史: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 夏朝:用木制耒耜播种,用石刀、蚌镰收割庄稼。 商周:制造和使用青铜器。 春秋:铁器用于农业生产,出现牛耕。 战国:更多地使用铁农具,推广牛耕。 西汉:普遍使用铁农具、耦耕,出现马耕,使用犁耕法,用耧车播种。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鼓风冶铁,制造农器。 三国:曹魏马钧发明翻车,用以灌溉、排涝。 唐朝:创制曲辕犁、筒车。 启示: ①纵观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展,新工具更加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已得以充分体现。 ②历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与改进,是以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并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行为,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哲学原埋。 ③生产工具的发明,体现了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可以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来改造世界。 5.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1)灌溉工程: ①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②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了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 ③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凿了六道辅助渠道——六辅渠,又开凿了白渠; ④唐朝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 ⑤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 (2)运河工程: ①秦政府为解决运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湘水、漓水; ②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③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 (3)历代治黄工程: ①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到江河里再流入海洋; ②西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③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 地理: 掌握重大水利工程的位置以及重大水利工程的特点和受益地区的地理状况。 政治: 古代人类治理大河、修筑水利工程,体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的范围,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