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章血液生理
第五章 血液生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第四节 血液凝固 第五节 免疫系统 第六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第一节 概 述 一、体液与内环境 体液:动物细胞内、外液体统称为体液。 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了机体生存的内环境,以区别机体生存的外环境。 3. 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 稳态:正常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生理范围内变动,这种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意义: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先决条件。 二、血量 定义:机体中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的总和。 血量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 血量相对稳定的维持主要与毛细血管的滤过和重吸收相对平衡有关。 第二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一、组成 二、血液的物理特性 (一)颜色:颜色取决于红细胞及其所携带氧气的多少。 (二)密度:一般在1.050—1.060之间。与血细胞的数量和血浆的成分有关。红细胞的血液密度约1.115,白细胞约1.070。 (三)粘滞性:是指液体流动阻力的大小。其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和血浆的成分。通常其值是水的3.5—5.5倍。 (四)红细胞沉降率:把掺有一定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于一根细长玻璃棒中,观察一定时间内红细胞在血浆中的沉降距离,即为红细胞沉降率(ESR)。男为:2—8mm/h,女为:2—10mm/h。它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血浆 (一)化学成分:由90%的水和100多种溶质(蛋白质、脂类、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气体、激素、各种细胞代谢产物和电解质)组成。 (二)血浆的酸碱平衡: 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 , 平均为7.45。 (三)血浆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指的是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决定的血浆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机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血浆胶体渗透压:指的是由有血浆蛋白产生一小部分血浆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直接影响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水交换,对维持正常血量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 二、白细胞 三、血小板 一、红细胞 (一)形态、数量和机能 1. 形态 (二)红细胞脆性和溶血 渗透性溶血:置于低渗溶液中的红细胞,水分会过多的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膨胀;当进一部降低盐溶液的浓度时,部分红细胞膜将由于过度膨胀而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性溶血。 红细胞脆性:指红细胞具有的抵抗低渗溶液的特性。脆性大,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小,反之,抵抗能力大。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1. 红细胞的生成过程 二、白细胞 1. 白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类 形态:白色、有核、体积比红细胞大。 数量:成人白细胞在4000—10000个/mm3血液。 分类:颗粒白细胞(中性、嗜酸性、嗜碱性) 无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三、血小板 1. 血小板的形态、数量和机能 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直径约2—4um,体积仅相当于红细胞的1/3—1/4,是血液中最小的有形成分。 数量:正常成人15万—45万/mm3。 机能:在血液凝固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另外,它能融入血管内皮细胞,对内皮细胞的修复具有一定作用。 2. 血小板的生理调节 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生成受血小板生成素的调节,它能促进骨髓巨核细胞增殖。 第四节 血液凝固 一、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二、抗凝系统的作用 三、纤维蛋白的溶解 一、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一)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加血凝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二)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 1.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由多种凝血因子经过一系列化学反映形成的。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途径不同,分为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 2. 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重要作用是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 3. 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钙离子和因子XIII的催化下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三)抗凝系统的作用 1.抗凝物质: 抗凝血酶Ⅲ:属于a-球蛋白,是血浆中重要的抗凝血物质,可抑制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 肝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可与抗凝血酶Ⅲ等因子结合,导致凝学酶迅速失活。 蛋白质C:由肝合成的具有抗凝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