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玻尔原子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玻尔原子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doc

对玻尔原子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   摘 要:回顾历程,重塑精神,激发后人,积极探究,完善理论。玻尔原子理论是认识原子结构和规律的重要理论。玻尔在总结前人实验事实以及原子核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原子光谱的规律性,抛弃了部分经典理论的概念,并引入了量子概念,于1913年提出了三条假设,即玻尔原子理论。玻尔原子理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完满地解释了原子的结构和规律。面对复杂的原子体系,玻尔原子理论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用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计算原子光谱的强度,对其他元素更为复杂的光谱包括氦原子光谱在内,理论推导与实验事实分歧较大的问题。至于塞曼效应、光谱的精细结构等实验现象,玻尔原子理论更是无能为力。因此,面对复杂的原子体系,需要后人重塑玻尔探究精神,积极投身实践,在量子理论的通道上持续探究,不断完善和发展玻尔原子理论,以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造福人类。   关键词:玻尔原子理论;发展历程;回顾;激励后人;持续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2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31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是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要认识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就须先从认识原子或分子开始,而玻尔原子理论是认识原子结构和规律的重要理论。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玻尔原子理论,并运用玻尔原子理论解释原子的结构、现象和规律,就有必要回顾玻尔原子理论的发展历程,以激励后人,持续探究,完善发展理论,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造福人类。下面笔者仅就玻尔原子理论的发展历程做一简要的回顾,以实现其目的。   一、原子模型的历史演变   在电子发现以前,人们对原子的内部状态一无所知,只能把原子看成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顶多假设它是一个谐振子在做机械运动或是一个赫兹振子在做电磁振荡。但这对于物质结构的了解,却无济于事。而在发现电子、确证电子是一切原子的组成部分之后,才有可能真正建立原子结构的模型,作为探索原子结构的理论,对光谱的发射和其他原子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   人们为了探究物质的原子结构以及如何解释元素的周期性、线光谱、放射性等现象,有许多物理学家根据自己的实践见解,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模型。下面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原子模型的历史演变。   (一)长岗的土星模型   日本长岗半太郎,1903年根据麦克斯韦的土星卫环理论推测原子的结构,他设想原子系统是由很多质量相同的质点,连接成圆,间隔角度相等,互相间以与距离成平方反比的力相互排斥;在圆的中心有一个大质量的质点,对其他质点以同样定律的力吸引。如果这些互相排斥的质点已几乎相同的速度绕吸引中心旋转,只要吸引力足够大,即使有小的干扰,这个系统一般将保持稳定。   长岗的原子模型理论虽说很不完善,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原子核”的存在,为后来卢瑟福的核式原子模型的提出或许有一定的启迪。   (二)勒纳德的中性微粒模型   1920年勒纳德设想,原子并非实心的弹性球。他假设原子内的电子和相应的正电荷组成中性微粒,有无数“动力子”浮游在原子内部的空间。   (三)里兹的磁原子模型   1908年里兹提出原子光谱组合原理,他设想原子光谱的规律,仅仅涉及频率,光谱线的频率决定于磁场作用力。他还假设磁场是由分子磁棒(圆柱形的电子沿轴旋转)产生的,处于磁棒轴线上的电荷,在磁场作用下,将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螺旋运动,频率与氢原子光谱中的巴耳末线系的规律完全对称。   (四)汤姆逊的实心带电球模型   1904年,汤姆逊综合他对原子结构进行的长期研究,提出了一个原子结构枣糕模型假说。他假设原子中的正电荷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球体中的,而带负电的电子像似枣糕里的枣子那样镶嵌在原子中。该模型虽然能解释原子为何呈现电中性等一些实验事实,但不久就被新的实验否定了。   (五)哈斯将量子假说运用于原子模型的尝试   哈斯在研究黑体辐射时很早就注意到了量子论。1910年,他在汤姆逊原子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量子公式来阐述原子结构。他假设电子在原子内部以振荡频率旋转,运用普通力学的公式计算原子的能量,就其近似结果,可认为与原子的总能量大概相等。虽说计算结果粗略,但却是将量子假说运用于原子结构的最初尝试,或许可启迪后人对此问题的关注。   (六)尼科尔松的量子化原子模型   尼科尔松擅长于星光谱和日冕光谱的研究。1911-1912年期间,他讨论过原子模型。他设想原子系统中有不同能量的环绕电子,而电子在不同环径上的角动量,其值只能以分立值来增减。   以上列举的几种原子模型,虽然都失败了,但有些或许对玻尔原子理论的提出有着积极的贡献。   二、α散射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