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结构clh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且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式中:F 是力的大小; d 是力偶臂,是力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 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常用单位为 KN·m 。 力偶的转动效应用力偶矩表示,它等于 力偶中任何一个力的大小与力偶臂d 的乘积, 加上适当的正负号,即 力偶的图例 力偶特性一: 力偶的转动效应与转动中心的位置无关,所以力偶在作用平面内可任意移动。 力偶特性二: 力偶的合力为零,所以力偶的效应只能与转动效应平衡,即只能与力偶或力矩平衡,而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力偶系的合成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一组力偶称为一个力偶系。力偶系的合成结果为一个合力偶M。 即: 力偶系的平衡 显然,当物体平衡时,合力偶必须为零, 即: 上式称为力偶系的解析平衡条件。 平面力系的分类 平面汇交力系:各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平面力偶系: 若干个力偶(一对大小相等、 指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两个 力称为一个力偶)组成的力系。 力系的分类 平面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的力系,否则为空间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各力作用线平行的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除了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 平面平行力系之外的平面力系。 对所有的力系均讨论两个问题: 1、力系的简化(即力系的合成)问题; 2、力系的平衡问题。 设任意的力F1、F2、F3、F4 的作用线汇交于A 点,构成一个平面汇交力系。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将其两两合成,最终形成一个合力FR ,由此可得结论如下: A F2 F1 F4 F3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几何法) 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FR; 2、平面汇交力系的几何平衡条件是合力: FR = 0 FR 当投影Fx 、Fy 已知时,则可求出力 F 的大小和方向: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可根据下式计算: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 合力投影定理 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它的各分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 对于由n个力F1、F2、? Fn 组成的平面汇交力系, 可得: 从而,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R的计算式为: 从而得平面汇交力系的(解析)平衡条件为: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平面汇交力系的 合力FR必须为零,即: 上式的含义为: 所有 X 方向上的力的总和必须等于零, 所有 y 方向上的力的总和必须等于零。 运用平衡条件求解未知力的步骤为: 1、合理确定研究对象并画该研究对象的受 力图; 2、由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 3、由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 实际计算时,通常规定与坐标轴正向一 致的力为正。即水平力向右为正,垂直力向 上为正。 例 1 图示三角支架,求两杆所受的力。 解:取B节点为研究对象, 画受力图 F 由 ∑FY = 0 ,建立平衡方程: 由 ∑FX = 0 ,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负号表示假设的指向与真实指向相反。 解得: FNBC FNBA 1. 取滑轮B 的轴销作为研究对象,画出其受力图。 例 2 图(a)所示体系,物块重 F = 20 kN ,不计 滑轮的自重和半径,试求杆AB 和BC 所受的力。 解: 2、列出平衡方程: 解得: 反力FNBA 为负值,说明该力实际指向与图上假定 指向相反。即杆AB 实际上受拉力。 由 ∑FY = 0 ,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由 ∑FX = 0 ,建立平衡方程: * 刚体(Rigid body ) 在任何外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始 终保持不变的物体。 例如: 桥梁在车辆、人群等荷载作用下的最大竖直变形一般不超过桥梁跨度的1/700~1/900。物体的微小变形对于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影响很小,因而可以将物体视为不变形的理想物体——刚体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 1.1 力的性质、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力(Force)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力对物体作用效应(Effect of an action ): 一是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叫做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 二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叫做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1.1.1 力的定义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 1.1.3 力的图示法 1.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