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精要.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精要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险程度分级》GB5044分级原则是什么? 答:(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险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2)分级原则是依据六项分级指标综合分析,全面权衡,以多数指标的归属定出危害程度的级别,但对某些特殊毒物,可按其急性、慢性或致癌性等突出危害程度定出级别。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险程度分级》GB5044分级依据是什么? 答:(1)急性毒性 以动物试验得出的呼吸道吸入半数致死浓度(50)或经口、经皮半数致死量(50)的资料为准,选择其中50或50最低值作为急性毒性指标。 (2)急性中毒发病状况 是一项以急性中毒发病率与中毒后果为依据的定性指标:可分为易发生、可发生、偶而发生中毒及不发生急性中毒四级。将易发生致死性中毒或致残定为中毒后果严重;易恢复的定为预后良好。 (3)慢性中毒患病状况 一般以接触毒物的主要行业中,工人的中毒患病率为依据,但在缺乏患病率资料时,可取中毒症状或中毒指标的发生率。 (4)慢性中毒后果 依据慢性中毒的结局,分为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基本治愈、自行恢复四级。并可依据动物试验结果的受损病变性质(进行性、不可逆性、可逆性)、靶器官病理生理特性(修复、再生、功能储备能力),确定其慢性中毒后果。 (5)致癌性 主要依据国际肿瘤研究中心公布的或其他公认的有关该毒物的致癌性资料,确定为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物、动物致癌物及无致癌性。 (6)最高容许浓度 主要以《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0中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值为准。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分哪几级? 答: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规定,接触性毒物危害程度共分为四级 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指 标 分 级 Ⅰ (级度危害) Ⅱ (高度危害) Ⅲ (中度危害) Ⅳ (轻度危害) 急 性 毒性 吸入50/(mg/m3) 经皮50/(mg/kg) 经口50/(mg/kg) <200 <100 <25 200~ 100~ 25~ 2000~ 500~ 500~ >20000 >2500 >5000 急性中毒发病状况 生产中易发生中毒,后果严重 生产中可发生中毒,预后良好 偶可发生中毒 迄今未见急性中毒,但有急性影响 慢性中毒患病状况 患病率高(>5%) 患病率较高(<5%)或症状发生率高(>20%) 偶有中毒病例发生或症状发生率较高(>10%) 无慢性中毒而有慢性影响 慢性中毒后果 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 脱离接触后,可基本治愈 脱离接触事,可恢复,不致严重后果 脱离接触后,自行恢复,无不良后果 致癌性 人体致癌物 可疑人体致癌物 实验动物致癌物 无致癌性 最高容许浓度/(mg/m3) <0.1 0.1~ 1.0~ >10 常见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举例 常见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级 别 毒 物 名 称 极度危害 汞及其化合物,砷及其无机化合物①,氯乙烯,铬酸盐,重铭酸盐,黄磷,铍及其化合物,对硫磷,羰基镍,八氟异丁烯,氯甲醚,猛及其无机化合物,氰化物,苯 高度危害 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丙烯腈,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氟化氢,五氯本分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敌百虫,氯丙烯,钒及其化合物,溴甲烷,硫酸二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氰酸酯,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敌畏,光气,氯丁二烯,一氧化碳,硝基苯 中度危害 苯乙烯,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六氟丙烯,苯酚,氮氧化物 轻度危害 溶剂汽油,丙酮,氢氧化钠,四氟乙烯,氨 注:①非致癌的无机砷化合物除外。 ②接触多种毒物时,以产生危害程度最大的毒物的级别为准。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程度如何分类? 答:根据毒性危害程度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和中度危害三类(轻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本标准中未予列入)。 (1)用于确定压力容器的类别时,应根据事故状态,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所引起的危害进行毒性危害程度分类。为此,本标准系以急性毒性和最高容许浓度两项指标为主,并考虑其他指标的归属,综合分析,全面权衡后进行分类。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序 号 名 称 序 号 名 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乙拌磷(敌死通) 乙撑亚胺(乙烯胺) 二甲基亚硝胺 二硼烷(乙硼烷) 八甲基焦磷酰胺(八甲磷) 三乙基氯化锡 五硼烷(戊硼烷) 内吸磷(1059) 四乙基铅 甲拌磷(3911) 11 12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