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的社会交往
第六讲 细胞的社会交往 由于高等生物出现了细胞分化,于是真核生物有机体中的细胞就生活在细胞社会当中,不同组织的细胞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为此产生了社会交往。细胞的社会交往包括细胞连接、识别、细胞粘连、信号传导等。 1.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概念: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质膜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组织方式。 1.封闭连接 2.锚定连接 粘合带和粘合斑(微丝) 桥粒和半桥粒(中间纤维) 3.通讯连接 间隙连接 植物细胞中的胞间连丝 1.1 封闭连接(occluding junction) 紧密连接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 紧密连接的结构 紧密连接的功能 紧密连接嵴线中的两类蛋白: 封闭蛋白,跨膜四次的膜蛋白 claudin蛋白家族(现已发现15种以上) 1.形成渗漏屏障,起重要的封闭作用; 2.隔离作用,使游离端与基底面质膜上的膜蛋白行使各自不同的膜功能; 3.支持功能 1.2 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 锚定连接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连接方式,在组织内分布很广泛,在上皮组织、心肌和子宫颈等组织中含量尤为丰富。 锚定连接的结构与类型 锚定连接的功能 构成锚定连接的蛋白:细胞内附着蛋白和跨膜连接的糖蛋白。 与中间纤维连接的锚定连接 桥粒 半桥粒 通过锚定连接将相邻细胞的骨架系统或将细胞与基质相连形成一个坚挺、有序的细胞群体。桥粒在两个细胞之间形成纽扣式的结构将相邻细胞铆接在一起,桥粒也是细胞内中间纤维的锚定位点,半桥粒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底膜上,与粘着带相连的微丝在细胞中形成平行于细胞膜的可收缩的纤维束,粘着斑和粘着带均起着细胞附着与支持的功能。 1.3 通讯连接(communicating junction) 间隙连接:分布广泛,几乎所有的动物组织中都存在间隙连接 胞间连丝: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完成细胞间的通讯联络。 胞间连丝的结构 胞间连丝的功能 1.实现细胞间由信号介导的物质有择性的转运; 2.实现细胞间的电传导; 3.在发育过程中,胞间连丝结构的改变可以调节植物细胞间的物质运输。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通过连接子(connexons)将两个细胞连接起来的一种连接方式。 间隙连接的结构 间隙连接的蛋白成分: 已分离20余种构成连接子的蛋白,属同一蛋白家族,其分子量26—60KD不等; 连接子蛋白具有4个α-螺旋的跨膜区,是该蛋白家族最保守的区域。 连接子蛋白的一级结构都比较保守, 并有相似的抗原性。 不同类型细胞表达不同的连接子蛋白,间隙连接的孔径与调控机制有所不同。 2.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 细胞识别:是指细胞对同种或异种细胞、对同源或异源细胞以及对自己或异己物质分子的识别。 细胞中有3大识别系统:即抗体-抗原的识别、酶与底物的识别和细胞间的识别。 细胞识别的结构 微生物细胞表面 动物细胞表面 植物细胞表面 细胞识别的特异性 细胞识别的机理: 1970年,Rosemem提出的酶-底物假说解释了细胞表面糖蛋白参与的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的原理,他认为:位于一方细胞的糖蛋白分子中糖链的非还原末端糖基为配基,而位于另一细胞表面的专一于该糖基的转移酶为受体,它们依赖于酶-底物的高度特异性反应而发生细胞的粘着,并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3.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 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细胞间的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的发生和组织的构建,协调细胞的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和凋亡是必需的。 3.1 细胞通讯的方式 1.间接通讯:细胞通过释放信息分子来执行远距离的通讯联系 2.直接通讯:通过细胞直接接触进行的一种通讯方式 3.间隙连接:通过细胞的间隙连接交换代谢分子进行的一种通讯方式。 3.2 信息分子(signal molecules) 1.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 内分泌(endocrine):细胞分泌激素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体内各个部位,作用于靶细胞 旁分泌(paracrine):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只能作用于临近靶细胞 自分泌(autocrine):细胞对自身产生的物质发生反应 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 2.接触性依赖的通讯 细胞间直接接触,信号分子与受体都是细胞的跨膜蛋白。 3.间隙连接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 3.3 受体(receptor) 能够同配体结合的生物大分子称为受体,通常是蛋白质。 1.通道偶联受体(channel linked r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单元龙的传人第1课我的名字 教案(表格式)一年级美术人教版(2024版).docx
- 广州数控GSK988Ti系列 编程操作手册2017年1月.pdf
- 台达伺服ASDA-AB系列应用技术手册.pdf
- (宪法)完整版课件.ppt
- 20241103-高盛-美国经济分析:2025年消费支出展望,回归正常稳健增速(摘要).docx VIP
- 高盛-中国房地产行业2025年展望-触底在望(摘要).pdf VIP
- 张毅—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三)课件.pptx VIP
- 茶文化考核试题及答案.pdf VIP
-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优质课件.pptx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空气占据空间吗 (说课课件)(共13张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