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连接与细胞黏徐晋
内容 第一节 细胞连接 第二节 细胞黏附 细胞黏附(cell adhesion) 细胞通过黏附分子介导的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细胞 外基质之间的黏着。 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ar,CAM) 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胞膜上的穿膜糖蛋白,介导细胞 之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结合,并起黏附 作用的一类细胞表面分子。 第二节 细胞黏附 根据分子结构特点及作用方式,可分为四大类: 钙黏着蛋白(cadherin) 选择素(selectin)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 整联蛋白(integrin) 细胞黏附分子结构组成: 胞外区(N端):带有糖链较长,与配体识别的部位。 穿膜区:多为一次穿膜的疏水区。 胞内区(C端):较短,可与质膜下的细胞骨架成分及与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结合,介导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着。 细胞黏附分子介导细胞识别与黏着的方式: 同亲型结合:相邻细胞表面的同种黏附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黏着,如钙黏着蛋白。 异亲型结合:两相邻细胞表面的不同种黏附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黏着,如选择素和整联蛋白。 连接分子依赖性结合:即相邻细胞黏附分子间的通过连接分子中介才能相互识别与黏着。 一、钙黏着蛋白(cadherin) 是一类依赖于Ca2+的同亲型细胞黏附分子。 1. 分类:主要有E-钙黏着蛋白、N-钙黏着蛋白、 P-钙黏着蛋白、VE-钙黏着蛋白等。 2. 分子结构 单次穿膜蛋白,由700~7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在质膜中常以同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 具有很高的结构同源性 胞外区常折叠成5个重复结构域,可结合钙离子,赋予钙黏着蛋白分子刚度和强度,钙离子结合越多,刚性越强。 A. 钙黏着蛋白分子 B. 钙黏着蛋白重复子的三维结构 C. Ca2+对钙黏着蛋白的影响 3.钙黏着蛋白的功能 介导细胞间同亲型细胞黏附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影响细胞分化,参与组织器官形成 参与细胞之间稳定的特化连接结构的形成 4.钙黏着蛋白与疾病 钙黏素功能的丧失在恶性肿瘤中的扩散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如缺失E-钙黏素可导致上皮性肿瘤的发生。 二、选择素(selectin) 选择素:是一类依赖于Ca2+的异亲性细胞黏附分 子,能特异性识别其他细胞表面的寡糖链中的特定 糖基。 1. 选择素家族成员 主要有L-选择素、P-选择素、E-选择素等。 2. 选择素的分子结构 单次穿膜蛋白 胞外区由三个独立结构域组成: N末端凝集素结构域:识别特异糖基,参与细 胞之间选择性黏附的重要活性部位。 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加强分子间黏附 补体结合蛋白结构域:参与补体系统调节作 用 胞内区可通过锚定蛋白与细胞内微丝结合。 三 种 已 知 选 择 素 的 结 构 示 意 图 3.选择素的功能 参与白细胞或血小板与血管内皮的识别,帮助白细胞进入炎症部位。 选择素及整联蛋白介导白细胞迁移 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 是一类结构中含有类似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域,不依赖于Ca2+的细胞黏附分子。 1. IgSF家族成员 同亲型黏附分子: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 CAM) 异亲型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血 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 2. IgSF分子结构 胞外区由一个或多个免疫球蛋白(Ig)样结构域组成,每个Ig结构域均由90~110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紧密折叠结构,其间有二硫键相连接。 3. 黏附机制 同亲型黏着机制:N-CAM及PE-CAM。 异亲型黏着机制:I-CAM及V-CAM等。 4. Ig-SF黏附分子的功能 (1)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 胞外区有5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 通过同亲型黏着机制与相邻细胞同类分子结合黏附在一起 神经系统的发育、轴突的生长及突触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第十三章细胞连接与细胞黏附 (cell junction and cell adhesion)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相邻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在质膜接触区域特化形成的连接结构。 分布:人和动物体内除结缔组织和血液外的各种组织。 功能:加强细胞间的机械联系,维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协调功能。 第一节 细胞连接 概述 间隙连接 化学突触 2. 锚定连接 3. 通讯连接 1. 封闭连接 紧密连接 黏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