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泥调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规范版
附表4
河南工程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基于高级氧化的市政污泥深度脱水研究 课题来源 科研项目 指导教师 李亚林 职称 讲师 学生姓名 李莉莉 学号 201450408114 专业/班级 环境工程142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成功,随之污水厂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015年6月底建设和运行情况的必威体育精装版通报,至2015年6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802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61亿 m3/d,比去年增长85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增加0.04亿 m3/d,可见,污泥产生量每年呈增加趋势,污泥处理处置成为污水处理厂的难题,若不正确的处理处置则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会给环境带来不必要的恶劣影响。
在我国,一般用聚丙烯酰胺(PAM)调理,经过机械压滤的含水率仍高达80%左右,达不到污泥处理与处置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污泥进行进一步的深度脱水(60%以下)。目前的脱水技术主要还是脱出污泥的自由水部分,不能将污泥中的结合水脱除,故污泥含水率仍然非常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泥含水率高的问题,因此,对于寻求即经济又能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深度脱水技术是解决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问题,这对于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具有深远意义。本实验采用活化过硫酸盐法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经活化的过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能有效的破坏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EPS),使污泥内部的结合水释放,达到降低污泥含水率的目的,又因其是一种非选择性的氧化剂,应用范围广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见附页一)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 对不同批次原始污泥的特性进行分析。
2. 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污泥单因素脱水实验。
(1)控制不同的SPS投加量,找出SPS的最佳投加量;
(2)控制SPS的反应时间,找到SPS的最佳反应时间;
(3)控制Fe2+:SPS的最佳摩尔比;
(4)控制Fe2+的反应时间;
(5)改变Fe2+的投加方式与投加形态;
(6)控制石灰的投加量;
(7)控制粉煤灰的投加量;
3. 进行基于正交实验优化的污泥高效脱水实验。
(二)研究方法
本实验采用正交法,控制变量法。采用重量法测定污泥含水率、泥饼含水率、有机质;真空抽滤法测定污泥比阻。
四、研究进度安排
表1 研究进度安排表
时间
内容
2015年12月30日
下达任务书
2016年03月21日~2016年03月25日
组织开题答辩,上交开题报告
2016年3月31日
完成实验
2016年04月18日~2016年04月24日
中期检查,填写中期检查表
2015年05月2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呈指导教师审阅
2016年06月06日~2016年06月10日
完成毕业论文终稿,呈指导教师审阅
2016年06月11日~2016年06年12日
装订毕业论文终稿,呈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审阅,论文答辩
五 参考文献
[1] 时亚飞. 活化过硫酸盐—骨架构建体复合调理污泥深度脱水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学, 20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规程[S].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131-2009).
[3] 李辉, 吴晓芙. 城市污泥脱水干化技术进展[J]. 环境工程, 2014, 32(11): 102-107.
[4] Chen C, Zhang P, Zeng G, et al. Sewage sludge conditioning with coal fly ash modified by sulfuric acid[J]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0, 158(3): 616-622.
[5] 杨家宽, 杨晓, 李亚林, 等. 基于骨架构建体污泥脱水及其固化土工性能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5(2): 133-134.
[6] 李亚林, 杨家宽, 杨昌柱, 等. 基于骨架构建体脱水污泥填埋长期稳定性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13, 41(9): 76-79.
[7] Liu F W,Zhou J, Wang D Z, et al. Enhancing sewage sludge dewaterability by bioleaching approach with comparison to other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ing method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