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条灸法应用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艾条灸法应用规范

铜梁县中医院治未病科 艾条灸法应用规范 艾条灸是灸法的一种,是用特制的艾条在穴位上熏灸或灼烫的方法。如在艾绒中加入辛温芳香药物制成的药艾条施灸,称为药艾条。因此,应用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为了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特制定本应用规范。 一、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治疗原则,艾条灸法亦不例外。外治皆本内治之理,因而內治辨证的一般原则、步骤、方法、基本内容和要求,都适用于艾条灸法,注意辨寒热、审虚实、分表里、察标本,遵循“先辨证、次寻治、再用药”的原则。 二、正确选穴 艾条灸法治疗疾病,是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来完成的,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是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的穴位具有不同的主治特点,尤其是某些特定穴,对相应的脏腑病症有着特殊的治疗作用,因此准确选穴外治,有的放矢,针对性强,直接关系着艾条灸法的治疗效果。选择穴位时,应该遵循临床上基本的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一)选穴原则 就是艾条灸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包括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辨证取穴。 1、近部取穴:就是在病变局部和距离经较近的范围选取穴位的方法,是腧穴局部作用的体现,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如巅顶痛选百汇穴,胃痛取中脘,面瘫取牵正穴等,应用较广泛。 2、远部取穴:就是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离经络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的体现。如胃痛取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下牙痛选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都是远部取穴的具体应用。 3、辨证对证选穴:就是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临床上有些病症,如发热、多汗、盗汗、昏迷等均无明显局限的病变部位,而呈现全身症状,这时我们采用辨证选穴。如肾阴不足而导致的虚热我们选肾俞、太溪等。另外,对于病变部位明显的疾病,根据其病因病机而选取穴位也是治病求本原则的体现,如牙痛可以根据病因病机分为风火牙疼、胃火牙疼和肾虚牙痛,风火牙痛可选风池、外关,胃火牙痛可选内庭、二间,肾虚牙痛可选太溪、行间。 (二)配穴方法 就是在选穴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等,选取主治作用相近或相同,或对于治疗疾病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进行配伍应用的方法。临床上穴位配伍的方法多种多样,总体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按经脉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 1、按经脉配穴法:即以经脉或经脉相互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 (1)本经配穴法:指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如胃火循经上扰导致的牙痛,可在足阳明胃经上就近取颊车,远取该经的荥穴内庭。 (2)表里经配穴法: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即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腧穴配合成方。如风热袭肺导致的感冒咳嗽,可选肺经的尺泽和大肠经的曲池。 (3)同名经配穴法:是基于同名经“同气相求”的理论,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的方法。如杨明头痛取手阳明经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内庭,落枕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阳明经的昆仑。 2、按部位配穴法:结合身体上的腧穴的分布部位,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 (1)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如胃脘痛可上取内关,下取足三里。 (2)前后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主要是指将胸腹部和背部的腧穴配合应用。本配穴方法常用于治疗脏腑疾患,如肺病可以前取中府后取肺腧。 (3)左右配穴法:指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它是基于人体的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和部分经脉左右交叉的特点总结而成的,以加强腧穴的协同作用,如胃痛可选双侧足三里、梁丘等。 三、灸感、灸量 (一)灸感:灸感是指施灸时患者的自我感觉。一般以患者感觉灸处局部皮肤及皮下温热或有浊痛为主,温热刺激可直达深部,经久不消,或可出现循经感传现象。 (二)灸量:临床上艾条灸的量,多以施灸的次数(疗程)来计算。急性病疗程较短,有时只需灸1-2次即可;慢性病疗程较长,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一般初灸时,每日1次,3次以后改为2-3天1次。 四、艾灸补泻 (一)艾灸施补:用雀啄灸弱刺激,每穴灸30秒-2分钟;或温和灸、回旋灸3-5分钟,以促进机体生理功能,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 (二)艾灸施泻:温和灸、回旋灸每穴每次灸10分钟以上的强刺激,以达镇静,促进正常抑制。 五、施灸顺序 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下部→背部→腹部→头部→四肢;先灸阳经→阴经;灸量先少→后多。如脱肛施灸,就 可先灸长强穴以收肠,再灸百会穴以举陷。 六、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临床多以寒证、慢性病、以及一切阳虚久病者为主。可用于治疗 ①外感表证;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