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环境与土壤环境解说.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开展农药污染的综合防治 ①农业上的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导,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运用化学、生物、物理、机械等防治手段,充分利用植物检疫的有效措施,以达到安全、经济、有效的控制病虫、杂草危害的目的。 ②施药的安全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收获之间最低限度的间隔天数。收获时作物上的药效消失,残留量降低到不危害人、畜健康的范围。 ③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以取代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是农药发展的基本方向。目前仍在使用的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使用量和次数,改进施药技术。 4.合理施用化肥 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的营养特点,肥料本身的性质及在土壤中的转化,确定化肥施用的最佳标准、施用期限和方法等。 ㈡治理土壤污染的措施 1.生物防治 土壤污染物可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被净化。如利用蚯蚓改良土壤和降解垃圾废弃物。日本研究了土壤中的红酵母和蛇皮藓菌对聚氯联苯的降解作用,以及利用某些非食用植物吸收重金属能力强的特点来消除土壤中的重金属。 2.施加抑制剂 对轻度污染的土壤,此法可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促使毒物移动,使其被淋洗或转化为难溶物质,减少被作物吸收的机会。 一般使用的抑制剂有石灰和碱性磷酸盐,石灰可提高土壤pH,使镉、钼、锌、汞等形成氢氧化物而沉淀;碱性磷酸盐与镉、汞作用生成磷酸镉、磷酸汞沉淀,溶解度小。 3.增施有机肥 可提高土壤肥力,创造和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条件,增加生物降解速度。有机物还能促进镉形成硫化镉沉淀。 4.加强水田管理 如淹水可明显抑制水稻对镉的吸收,放干水则相反。而铜、铅、锌等均能与土壤中的H2S反应,产生硫化物沉淀。 5.改变耕作制度 据苏北棉田旱改水试验,仅一年时间,土壤中残留的DDT基本消失。作物轮作,创造病原菌的敌对环境,使有害病毒、细菌不能适应和缺乏寄主作物而不能生活或逐渐消失。 6.客土、深翻 被重金属或难分解的化学农药严重污染的土壤,面积不大时,可采取客土法,是目前彻底清除土壤污染最有效的手段。但对换出的土必须进行妥善处理。此外,也可将污染土壤翻到下层,埋藏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根系发育而定。 课 堂 小 结 本次课讲述了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土壤的质地及卫生学意义,土壤的化学组成及微生物与畜禽健康的关系,土壤的自净等,重点讲述了土壤污染的特点、污染的途径和危害,土壤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要求学生熟悉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土壤的质地及卫生学意义,了解土壤的化学组成及微生物与畜禽健康的关系,了解土壤污染的途径和危害,掌握土壤的自净,土壤污染的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思 考 题 1.名词解释: 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土壤的自净 2.简述土壤的质地及卫生学意义? 3.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 4.土壤污染的途径有哪些? 5.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6.治理土壤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本 次 课 到 此 结 束 Thank you very much! ㈡饮用水的消毒 水经过混凝沉淀和砂滤处理后,细菌含量已大大减少,但没有完全去除,病原菌还有存在的可能。为确保饮水安全,必须再经消毒处理。 饮用水消毒的方法很多,如氯化法、煮沸法、紫外线照射法、臭氧法、超声波法和高锰酸钾法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氯化消毒法,其杀菌力强、设备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 饮 用 水 消 毒 器 1.消毒剂 常用的氯化消毒剂有液态氯、漂白粉和漂白精等。 液态氯主要用于集中式给水的加氯消毒,小型水厂和一般分散式给水多用漂白粉和漂白精。漂白粉的杀菌力取决于其有效氯含量,新制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5~35%,其性质不稳定,易失效。应密封、避光、在阴暗干燥处保存。漂白精含有效氯60~70%,性质稳定,多制成片剂使用。 2.消毒原理 氯在水中形成次氯酸及次氯酸根,与水中细菌接触时易扩散进入细胞膜,在细菌体内与酶系统起化学反应,可能破坏含巯基的酶的活性,使细菌糖代谢失调而死亡。 3.影响氯消毒效果的因素 ⑴消毒剂用量和接触时间 其用量除应满足在消毒剂接触时间内与水中各种物质作用所需要的有效氯外,还要在消毒后的水中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但余氯过多会使水的氯味太大而不宜饮用,一般余氯为0.2~0.4mg/L。 使用前要进行加氯量测定,一般经砂滤的地面水或普通地下水加氯量(按有效氯计)为1~2mg/L,接触时间为30min。 ⑵水的pH 可影响次氯酸的浓度,pH低时主要以次氯酸形式存在;pH升高时次氯酸可分解成次氯酸根,而次氯酸的杀菌效果可超过次氯酸根80~100倍。水的pH以不超过7为宜。 ⑶水温 水温高时杀菌效果好,水温低时则相反。冬季加氯量应适当增加,接触时间要长些。 ⑷水的浑浊度 水的浑浊度高影响杀菌效果,故浑浊度高的水应先经过沉淀或消毒处理。 4.消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