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听听那冷雨》教师实用学案,教案,附练习及答案
序号:14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学案
编制:胡雪平 使用班级( 、 )姓名_________组别_________时间:2014.2.26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惊蛰( ) 料峭( ) 裾( )边 黔( )首 仓颉( )
滂沱( ) 空濛( ) 蠕( )动 咬啮( ) 忐忑( )
氤氲( ) 岑( )寂 羯( )鼓 寒濑( ) 铿锵( )
舔舐( ) 啁啾( ) 潺潺( ) 纤( )手 擎( )天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料峭: ②氤氲: ③岑寂:
④蓊郁: ⑤寒濑: ⑥石破天惊:
二、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文章的题目叫《听听那冷雨》,课文的第5——10小节写了“听雨”,
思考:承上启下的语句 第五段首句、第八段
2.听听那冷雨,作者听雨后有什么感受?(提示:听雨地点,听雨感受)
地 点 感 受 第5段大陆听雨(岛上回味 ) 凄凉、凄清、凄楚、凄迷 6-7大陆瓦屋内、竹楼里听雨 音乐美、温柔、舒适 8-10岛上日式古屋里听雨 湿黏黏、惊悸、音乐美 3.有人评价《听听那冷雨》是“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
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描写雨的句子,注意美读,品评交流。(可品味句式、叠词、修辞等)
句式①(3段)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那冷雨。
析:短句,参差跳跃,简洁干脆,具有珠落玉盘的效果 。
②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析:长句,一气呵成,层层递进,表现出雨的连绵不断,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气势非凡 。
③(10段)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析:此处作者刻意将文句拉长,造成文字稠密、意象繁富的效果。透过阅读,雨如回忆的音乐,带领读者领略了江南与四川不同的雨中即景。诗化的长句,表现出雨的绵长细密和作者绵绵不断的思乡之情。
叠词④(1段)先是料料峭峭,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明确:料峭:形容风的刺骨形容微寒——气势
淋漓:沾湿或流滴 ——形态
淅沥:形容雨声 ——声音
潮湿:形容水分多 ——触觉
析:通过叠词,表现了雨的形态、气势、声音、触觉,把雨的质感充分写出,读来仿佛有雨声的音韵之美。
(叠词:a.音节美,音乐美 b.增强感情、形象)
修辞⑤(3段4行)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
明确:通感(移觉),视觉、嗅觉相互交融,使雨气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人以新颖奇特的感受,能够激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情感。
⑥(7段)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
明确:视觉、触觉、听觉相互交融,造成浑然一体的心象。这种通感技法,使“雨”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人以新颖奇特的美的感受。能够激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丰富的审美情感。
4.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
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能否换成“寒”“苦”等?(提示 :“冷”包含了怎样的含义?)
“雨”意象内涵——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不能换
“寒”——用来形容冬雨,而本文从绵绵春雨,写到潇潇秋雨,所以用“寒”不恰当。
“苦” ——意指愁苦、痛苦,更多的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所以用“寒”不恰当。
“冷”——准确表现了雨的凄冷,这是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感受(自然角度)(1段);又表现了漂泊在外的游子笼罩着淡淡乡愁的心境(情感角度)(5段)。 通过化用蒋捷的《虞美人》也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之思,家国之痛,文化之思。
5.作者在文章中抒发感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