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井一策1

“一井一策”瓦斯治理方案 根据上级关于强化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文件精神,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相关要求,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实际,以及全年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矿井安全现状评价具体内容,经认真对照标准要求对井上下全面进行自检自查,就本矿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研究细化整改措施,为进一步确保全面整改落实到位,消除隐患,强化安全生产保障,特制定本方案。 成立煤矿“一井一策”管理工作机构 (一)、领导组: 组 长:王建军 副组长:刘经翔 董玉宽 成 员:由通风班组成员组成 (二)、通风班组成员: 组 长:宋五保 成 员:韩艮保 宋金宏 郑维军 张金辉 齐海青 闫小强 任太红 冯有富 丁小军 矿井概况 (一)矿井简介 1、地理位置 红杏旺盛煤业矿井位于灵石县交口乡西南3.0km处,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11°32′16″—111°35′14″,北纬:36°55′00″—36°56′54″。井田位于霍西煤田北西部,地处吕梁山与霍山之间的中低山丘陵地带,地势总体为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北部山梁,海拔1155.2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南部沟谷中,海拔843.5m,最大相对高差311.7m。区内沟谷较发育,侵蚀强烈,黄土覆盖较广矿距灵石县城26km,距交口乡3.0Km,沿交口乡至夏门镇有柏油公路与108国道相通。本矿北距阳泉曲火车站24Km,且有公路相通,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1、井田地层 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及第四系。井田内大部分为黄土覆盖,仅在井田中南部沟谷、北部沟谷见有基岩出露,出露地层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及第四系(Q2+3)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⑴、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峰峰组为含煤岩系的基底, 以灰色石灰岩为主要特征:下部为灰、深灰色泥灰岩及石膏层,石灰岩;上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中下部多为角砾状灰岩、溶岩、溶洞发育。厚度大于100m。 ⑵、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本溪组岩性下部为铁铝岩层,主要由山西式铁矿、铝土矿及铝土质泥岩和铁矾土等组成,厚约1~3m。中上部为碎屑岩建造,主要岩性为褐灰色中厚层状石英长石砂岩、浅灰色砂质泥岩夹薄煤层,灰色厚层状石灰岩(畔沟灰岩)及深灰色泥岩等组成。本组地层厚约10.45~15.30m,平均厚度为12.20m。与下伏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⑶、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太原组是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地层厚85.80~108.70m,平均94.40m。共含煤11层(4~11号),其中4层可采(4、9、10、11号煤层),本组地层与下伏地层呈连续沉积,属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建造。 ⑷、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该组地层连续沉积于太原组之上,是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为灰白色砂岩、砂质泥岩及煤层组合,其底部为K7砂岩以石英为主,厚2.4m。为太原组与山西组分界直接标志层。中上部灰黑色海相泥岩,位于2号煤层之上,厚1m左右,含腕足类与辨鳃类化石,为该组区域对比标志层,顶部以K8中细粒砂岩与下石盒子组分界。本组所含2号煤层局部可采,1、3号煤层为不可采煤层。地层厚度15.55~39.35m,平均29.80m,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 ⑸、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下石盒子组岩性以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薄煤层等组成一套陆相沉积地层。井田内该组上部多被剥蚀,最大残留厚度107.90m。 ⑹、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井田北部有少量出露,底部为灰白色中粗粒黄绿色砂岩(K10),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岩性一般为灰、灰褐色、黄绿色、紫红色砂质泥岩和泥岩、砂岩组成。残存厚度一般为4.0~13.86m,平均8.93m。 ⑺、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 大面积分布于井田梁坡之处,岩性为浅黄色、棕黄色亚砂土、亚粘土,可见数层棕红色古土壤层,含零性钙质结核,垂直节理发育,常形成黄土陡坎,厚0~80.000m,平均25.00m,随地形变化,厚度分布差异极大。 2、井田地质构造 ⑴.褶曲 井田内以宽缓的褶皱构造为主,中部为轴向北东-南西的背斜构造(S1),枢纽向北东倾伏。背斜两翼地层产状平缓,倾角一般2-4°,向斜最大倾角9°。西北部为向斜。 ⑵.断层 井田南部发育一条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正断层F1,在原山西灵石县交口乡印联煤矿开采4号煤层时,该断层走向28°、倾向118°、倾角75°落差约5m。 ⑶.陷落柱 井田内陷落柱比较发育。井田内地面及井下揭露岩溶陷落柱34个,其中最大的陷落柱范围125×29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