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

区域经济学 1 学科特性 ( 年轻性(6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0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 应用性 ( 前沿性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的概念: 1 内涵 (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 二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 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 1826年 , 杜能 ,《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 1909年, 韦伯 , 《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 1932年,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1940年, 廖什, 《消费中心理论》 1960年, 艾萨德,《区位分析法》 在中国: 1 改革开放之前: 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 【※】中国改革30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 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 0.45: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978年: 0.16 2004年: 0.47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 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 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 三 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研究内容 1 区域机构(产业结构)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区域经济自组织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优化 4 区域分工与联系 5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6 区域经济政策 四 研究方法 1 实地调查法 2 对比分析法 3 系统分析法 4 数量分析法 :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战略) 注: 我国实行的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一 均衡发展模式:(1950-1978年) 案例:在50年代,我国产业布局是“畸形布局”,基于历史地理原因,我国沿海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4%,却占工业比重的70%。政治上要求中国必须要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化工业。基于国防安全考虑,选址要求“山、散、洞”。在三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建立起西部地区的重型产业结构,但同时形成了“飞地经济”和“孤岛效应”。 二 非均衡发展模式: 梯度推进理论 1 基本观点: (1)梯度:指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实能的差异。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取悦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其主导产业在周期中的阶段。 高梯度地区:处于创新、成长、成熟期早期 低梯度地区:成熟期的中后期,衰退期 (3)创新活动:一般起源于高梯度地区,随时间的推进以,就会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4)创新活动的梯度转移载体是多层次的中心城市体系 “梯度最小律”:承接能力差异最小,而非承接距离最短 “盲区”:理论上应该承接创新活动转移的地区,由于承接能力比其余远距离城市承接能力弱,则创新活动转移会跳过该区,转移至其他地区,从而使得该区成为承接创新活动转移的“盲区”。 2 在我国的应用 (1)高梯度的东部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 过渡的中部地区 原材料工业 低梯度的西部地区 能源工业、农业 (2)存在的缺陷: ◆ 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是粗线条的,没有科学依据 ◆无法表示三大地带内部的非均衡性(均质性) ◆无法有效实现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茶叶的缩小 ◆否认了中西部地区发挥地区后发优势(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肯能性 历史上,世界范围呃逆的梯度推移由“西欧——美国——日本——东南亚(亚洲四小龙)——中国东部地区”,其时间间隔为30-40年。 粘性:中国产业转移并没有向学术界期待的那样出现明显的转移而存在空间依存的粘性,其原因分析如下: 增长极模式: 1 增长极理论演变过程 佩鲁 : 经济部门, 起支配和推动作用 部门增长极,(推进型单位) 创新能力+关联带动作用 布尔维尔: 空间增长极 缪尔达尔: 累积因果论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