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三3.1《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
1. 近代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 魏源和《海国图志》。
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 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影响。
三、学习难点
1.“中体西用”思想的特点、实质。
2. 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
【自主学习】新-课 -标-第 -一 -网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君臣闭目塞听。
2.人物
(1)林则徐
①成就:设立译馆,编译《 》《 》等资料。
②地位:近代中国 第一人。
(2)魏源
①成就:编撰《 》,提出“ ”的思想。
②影响
a.对当时的 有启迪作用。
b.使介绍 的书籍接连出版。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 的形势,清政府内部形成了洋务派。
2.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3.目的:挽救封建统治。
4.实践:创办 ,开设 。
5.地位:迈出了中国 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随着 的展开和中国 的产生,出现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2)代表: 、 等。
(3)主张
①经济:发展 ,与外国进行商战。
②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 知识。
③政治:主张革新,实行 制度。xkb1
(4)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康、梁的维新思想
(1)康有为
①思想
a.他写了《 》,从根本上动摇了统治者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b.在《 》一书中,宣称 是主张变革的先师。
②影响:有力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2)梁启超:发表《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 的因循守旧,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
(3)严复:主张国家属于 ,王侯将相是人民的 。
3.维新变法
(1)时间:1898年。
(2)影响:促进了人民的 ,是中国近代第一次 潮流。
【问题探究】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互动与展示
X|k |B| 1 . c |O |m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国内、国际背景。
(1)国内:清朝日渐衰落,闭关锁国,愚昧无知;有识之士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国际:欧美发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2.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有道理,但不够全面。两者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但魏源是从反侵略的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而洋务派“师夷”的首要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因此两者之间尽管有继承关系,但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
精讲与点拨
一、关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异同
1.同: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都主张学习西方,最终未付诸实践或实践失败。
异
(1)阶级属性不同:前两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后两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2)主张的侧重点不同: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镇压人民的反抗;早期维新派强调学习西方,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维新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3)目的不同:前两者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出发点;后两者是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基础巩固】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这说明他认为西方近代文明的长处主要在( )
A.文化方面 B.政治方面[来源:Z_xx_k.Com]w W w .x K b 1.c o M
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
5.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 )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