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报告模板(单釜)
沈 阳 化 工 学 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 实 验 报 告 班 级 同 组 人 评 分 姓 名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实验项目 连续流动反应器中的返混测定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单釜与三釜反应器中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将数据计算结果
(1)掌握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
(2)了解停留时间分布与多釜串联模型的关系。
(3)了解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
在连续流动的反应器内,不同停留时间的物料之间的混合称为返混。返
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完全是一个随机过程,须用概率分布方法来(t)和停留时间F(t)。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t)的物理意义是:同时进入的N个流体粒子中,停留时间介于t到tdt间的流体粒子所占dN/N(t)dt。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的物理意义是:流过系统的物料中停留的物料的分率。
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有脉冲法,阶跃法等,常用的是脉冲法。当系Q的示踪物料,同时开始由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的物理含义,可知
⑵
所以
⑶
由此可见(t)与示踪剂浓度c(t)成正比。因此,本实验中用水作为连KCl作示踪剂,在反应器出口处检测溶液电导值。KCl浓度与电导值成正比,则可用电导值来表达物料的停留(t)∝L(t),这里L(t)=Lt-L,Lt为t时刻的电导L∞为无示踪剂时电导值。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t)在概率论中有两个特征值,平均停留时间(数学期望)和方差t2。
的表达式为:
⑸
δt2的表达式为:
⑹
也用离散形式表达,并取相同△t,则:
⑺
若用无量纲对比时间来表示,即=t/,无量纲方差在测定了一个系统的停留时间分布后,如何来评价其返混程度,则需要所谓多釜串联模型是将一个实际反应器中的返混情况作为与若干个全混n是虚拟值,并不代表反应器个数,n称为模型参数。多釜串联模型假定每个反应器为全混釜,反应器之间无返混,每个全混釜体积相同,则可以推导得到多釜串联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关系,并得到无量纲方差与模型参数n存在关系为
⑻
当n = 1, = 1,为全混特征;
当n,0,为平推流特征;
这里n是模型参数,是个虚拟釜数,并不限于整数。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由单釜与三釜串联二个系统组成。三釜串联1L,单釜反应器体积为3L,用可控硅直流调速装
图连续流动反应器返混实验装置图1--全混釜(3L);2,3,4全混釜(1L);5转子流量计;6—;电导率仪;8--电导电极;9--记录仪;10--微机步骤及方法
(1)通水,开启水开关,让水注满反应釜,调节进水流量为20L/h,保
(2)通电,开启电源开关。
①开动搅拌装置,转速r/min转速r/min。
②开电导仪并调整好,以备测量;
(3)待系统稳定后,用注射器迅速注入示踪剂,。
(4)当显示时,。
(5)关闭仪器,电源,水源,排清釜中料液,实验结束。实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可以得到单釜与三釜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Lt对应了示踪剂浓度的变化25个数据点左右,再由公式(5)、(7)分别计算出和δt2,及无因次方差。通过多釜串联模型,利用公式(8)n,随后根据n的数值大小,就可确定单釜和三釜系统的两种返混程度大小。实际上微机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系统,可直·L(t)
t2 L(t)
1
2
3
…
…
25
30
64
97
…
…
1392
3.301
3.060
2.843
…
…
0.135
99.030
195.840
275.771
…
…
187.920
2970.900
12533.760
26749.787
…
…
261584.64
计算基准:L∞=1.0610
由公式(5)得:=10306.873/34.934=295.038 s
其中L(t)=Lt- L∞
由公式(7)得:
=5446057.829/34.934-295.0382=68848.20542 s2
由 =68848.20542/295.0382=0.7909,进而由公式(8)得:
=1/0.7909=1.263
三釜实验
表1-2 三釜(1釜)实验停留时间分布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
№
t (s)
L(t) (mv)
t·L(t)
t2 L(t)
1
2
3
…
…
20
27
53
80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苯乙烯储罐工艺设计.pdf
- 人与动物的关系.ppt
- 5.1认识大数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docx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玩家国度ROG STRIX B550-A GAMING 主板 ROG STRIX B550-A GAMING 简体中文版使用手册.pdf
- 液化气供气合同范本.docx
- 驾驶服务外包投标方案(技术标)323页.docx VIP
- 速食id8乐事包的正确打开姿势含进阶篇.pdf
- 2024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应县广益华府电视专题片大纲讲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