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控制理论专题实验及程序
控制理论专题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会使用MATLAB及控制系统工具箱;
掌握MATLAB常用命令及控制系统工具箱中的各种函数的使用;
学会编写M文件,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能熟练的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判断;用频域特性和时域特性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掌握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熟练判断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性,对系统进行极点配置与观测器的设计,掌握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二.实验形式:
预习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学习掌握MATLAB控制系统工具箱中的各种函数的用法;
开放式实验, 从第4周至第8周的4-5周时间内,个人选择实验时间,指导教师进行解答。
三.实验报告要求
明确实验内容及要求;
打印出编写的M文件及要求绘制的图形;
写出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给出实验结果与小结;
写出该专题实验总结,提出合理建议。
四.参考书目:
1.《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和应用——MATLAB语言的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何衍庆。
2.《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蔡仲启。
3.《MATLAB控制工程工具箱技术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魏巍。
4.《反馈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MATLAB语言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薛定宇。
5.《MATLAB/Simulink与控制系统仿真》,电子工业出版社,王正林。
五.思考题
对一个给定的控制系统,串联超前校正与串联滞后较正分别对系统起什么作用?
六.实验地点和验收时间
实验及验收地点:西1楼304房间
验收时间:第8-9周(4月11日至4月22日)验收,第10周提交报告。
指导老师 吴彩玲 景洲
联系电话
七.实验内容
1.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设计串连校正装置,使系统相位裕量为,增益裕量,静态速度误差系数。要求在同一窗口下分别绘制出校正前后的频域响应曲线,阶跃响应曲线,判断系统校正前后的稳定性。
2.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设计串连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的系统相位裕量,增益穿越频率,静态速度误差系数,要求在同一窗口下绘制出校正前后的波特图进行验证,并在同一窗口下绘制校正前后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判断校正前后系统的稳定性。
3、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设计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系统具有相位裕量 ,增益穿越频率,静态速度误差系数,要求绘制出校正前后系统的伯德图,并用脉冲响应曲线判断校正前后系统的稳定性。
4、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设计串联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的闭环系统的主导极点满足
,
5、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设计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为,并维持原系统的闭环主导极点基本不变。
6、已知倒立摆杆的线性化模型如下
设计状态反馈阵使闭环极点为-1,-2 和-1,分析判断原系统与极点配置后系统的稳定性。
,
已知某伺服电机的传递函数为,
利用MATLAB建立伺服电机的数据模型;
将得到的传递函数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
设计降维状态观测器,使观测器的极点为–15;
设计状态反馈矩阵,使得闭环传递函数为;
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计算其稳态误差。
1. num=10;
den=conv([1,0],conv([1,1],[1,2]));
G=tf(num,den);
for delta=5:1:12
w=0.001:0.001:100;
[mag,phase]=bode(G,w);
for t=1:1:100000
if(mag(1,1,t)-1=0.00001),break;
end
wct=t+1;
end
gamma=180+phase(1,1,wct);
for t=1:1:100000
if(phase(1,1,t)+180=0.00001),break;
end
wgt=t+1;
end
h=-20*log10(mag(1,1,wgt));
wc=wct/1000;
wg=wgt/1000;
wc,wg,gamma,h,
gamma1=40;
phim=gamma1-gamma+delta;
magdb=20*log10(mag);
for t=1:1:100000
if(phase(1,1,t)+180-gamma1-delta=0.00001),break;
end
wct11=t+1;
end
wc11=wct11/1000;
beta=1/(mag(1,1,wct11));
w3=wc11/10;
w4=w3*beta;
numc1=[1/w3,1];
denc1=[1/w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