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零一五年八月八日上午《汉字入门》第十二集课程纲要刘克雄教授授课
二零一五年八月八日上午 《漢字入門》第十二集課程綱要 劉克雄教授授課
學生讀一:
① ②(甲骨文) (金文) (小篆)(隸書)(楷書)
人 r én ㄖㄣˊ 是人側立的象形。甲文可正寫可反寫,如甲文①甲文②。
典籍所見:(1)別人,他人。《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眾人。《公羊傳·莊公十七年》:“齊人殲於遂。”(3)品行。《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常用詞:正人君子 任人唯賢 出人頭地 志士仁人
板書一: 甲骨文人字,可以正寫,可以反寫, 除外。
學生讀二:(甲骨文) (金文)(小篆) (隸書)(楷書)
大 d à ㄉㄚˋ像正面站立的人。備註:《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
典籍所見:(1)眾多的。《漢書·李廣傳》:“匈奴必以吾為大軍之誘。”(2)猛烈的。《漢高祖·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3)重也。《荀子·性惡》:“大齊信焉而輕貨財。”(4)與“泰”、“太”音同通假。《荀子·富國》:“儒術誠行,則天下大而富,使有功,鐘擊鼓而和。”(按:太、泰:他蓋切,透紐,十五部;大,徒蓋切,定紐,十五部。三者同音,可以通假。) (5)大小的大。《詩·鄭風·遵大路》:“遵彼大路兮。”(按:《三字經》:“三才者,天地人。”人為萬物之靈,人與天地並稱三才,所以引申為大小的大。)
常用詞:大驚小怪、長篇大論、正大光明、發揚光大
太、泰的反切都是他蓋切,透紐,十五部;大是徒蓋切,定紐,十五部。三字的韻母都在十五部,是疊韻字。查閱《發音部位表》發現,透紐、定紐都是舌部發音,同是一個發音部位,可以說是雙聲字。三字既是雙聲字又是疊韻字,所以三字同音,根據聲義同源的原則,三字可以通假。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漢高祖劉邦之《大風歌》
學生讀三:
① ②(甲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子zǐㄗˇ是嬰兒的象形。甲文①、金文、小篆像幼兒在繈褓中兩手舞動。甲文②與《說文》的籀文同,像幼兒頭上有髪及兩脛,今已不用。卜辭借為天干子丑之子。備註:段注:“像人首與手足之形也。”
典籍所見:(1)後代、子孫。《文選·石崇·王明君辭》:“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2)男子通稱。《禮記·檀弓下》:“使子叔敬叔弔。”(3)尊稱,今稱為“先生”。《論語》中:子曰、曾子曰。按:先秦對人的尊稱,稱“子”。漢代稱“生”,如賈誼稱“賈生”,現代稱先生。
常用詞:正人君子 愛民如子 諸子百家 獨生子女
板書二:
·六個「十二地支」與「十天干」組成六十甲子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拈蒼髯笑擎冬夜酒,人事遠老懷幽。志難酬知機的王粲,夢無憑見景的莊周。免饑寒桑麻願足,畢婚嫁兒女心休。百年期六分干到手,數干支周遍又從頭。笑頻因酒醉,燭換為詩留。”——元代 王實甫作《集賢賓·退隱》
·辛亥革命是1911年,大家用六十甲子表算一算,季剛先生過世的1935年,是哪一年?乙亥年。
學生讀四:
① ②(甲骨文) (金文) (小篆)(隸書)(楷書)
巳 s ì ㄙˋ本是子字的重文,是嬰兒的象形。 在甲文中,十二支第六位之“巳”,作形,即篆文“子”字;十二支第一位“子”字,則作形,即“子”字之籀文。二者實為一字,“巳”乃“子”字重文。從甲文②筆劃漸變為金文、小篆及隸書、楷書。
典籍所見: (1)十二生肖以巳為蛇。《論衡·物勢》:“巳,蛇也。”
“子,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人以為偁。象形。古文子,从巛。象髪也。”
段玉裁註:“木部曰,牀者,安身之几坐也。”
子有兩重文:一,古文;二,籀文。
學生讀五:(甲文) (金文) (小篆)(隸書)(楷書)
女 n ǚ ㄋㄩˇ像女子跪坐,兩手操作女紅,揜斂自守的象形。甲文金文及小篆女字,像女子跪坐,兩手有所操作。女紅之事多在室內,男字則用力田會意,男耕女織,各有專司,故男女兩字用工作的差異來表現。
備註:《說文》:“婦人也。象形。”
典籍所見:(1)假借為“汝”、“爾”。《左傳·宣公十一年》:“諸侯縣公皆慶寡人,女(rǔ)獨不慶寡人。”按:古代狩獵、農耕以男子為主,男子的對方就是女人,所以“女”便成為第二人稱。又因汝,人渚切,日紐,五部;爾(尒),兒氏切,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