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概念.ppt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概念.ppt

  1.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胡服 胡服骑射 长袍马褂 旗袍 (三)日常起居 汉族:席地而坐 西域:马札子“胡坐” 东汉末年,埃及的“胡床”(折叠椅子)传入中国。当时的汉灵帝酷好胡俗,大殿里就摆放着“胡床”,引起了王公贵族的争相模仿,结果让“胡床”在京都洛阳红极一时。《三国志·武帝纪》甚至记载说,曹操在行军打仗时,仍不忘带上“胡床”。 (四)音乐舞蹈 唐时,胡舞龟兹曲 羌笛 手鼓,芦笙,箜篌,琵琶,铜钹,唢呐,胡琴 (五)文学 藏族《格萨尔》英雄史诗 蒙古族《江格尔》 维吾尔族《福乐智慧》、《阿凡提的故事》 (六)史学 蒙文创作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蒙古三大历史名著作。 西藏史学家宣奴贝《青史》 新疆《拉什德史》(波斯文) 满族人图里琛《异域录》 (七)其他 藏族《四部藏典》、《藏文大藏经》 壮族的壮锦、铜鼓、山歌 《突厥语大辞典》《农桑衣食撮要》 大型乐章《十二木卡姆》 回族李贽,萨都剌,纳兰性德 藏医  藏医兴起于松赞干布至赤松德赞时期,是在藏族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汉医、印度医学理论而形成的。 藏医养生图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中国文化的母体中,亦有外来文化的因素,其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 中外文化交汇大的有两次。 一、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汇: 汉代晋唐时期,始于汉代。 外来文化有西域(中亚和西亚)文化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 佛学本土化: 一是在佛教基础上,相继产生了中国化的佛学宗派,如隋唐时期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即如此。 二是影响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宋明时期,新儒学派从佛学中汲取思想因素,与易、老、庄三玄相融,由此产生了宋明理学。 禅宗:禅是禅那dhya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 真正创立者:六祖慧能 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唐代的艺术 佛教绘画 《天王送子图》 孙思邈《千金方》载有印度药方 隋唐:天竺乐 宝塔 隋唐五代时期,回教、景教、袄教、摩尼教相继传入中国 波斯人李眎《海药本草》 裴矩《西域图纪》 小结 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 时间:从汉代到唐代。 外来文化主体:先是西域(即中亚和西亚)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 内容: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中国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而且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又反输给其它文化系统。 二、中外文化第二次在交汇 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即16世纪末叶。 张岱年《文化与价值》:鸦片战争之后1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大转变的时代,也是大动荡、大转折的时代”,“更是千古未有的大变局”。 中国文化面临的是水平超过自己的西方文化 民族融合 两种民族文化的关系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文明VS野蛮 先进VS落后 两大文化得以交汇融合,如春秋战国、南北朝、汉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民族大融合时常发生。 民族融合的结果是通过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发挥主导作用,使境内两大文化类型抟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两大文化类型实现共存共荣。 二、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 什么是“游耕”?(即“游移耕作”) 它是人类学上的一个术语。其核心要素是“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和“不定居的生活”。 游耕文化游耕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游耕是其经济基础。 游耕文化的特征为: 1、 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种”,“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虫蛇死,以为肥”。(李调元) 游耕文化的特征 刀耕火种地 人们把树木砍倒、晒干,然后放火烧,再播种旱谷等作物,这就是“刀耕火种”。“刀耕火种”是利用积聚在热带雨林中的矿物营养发展生产的方式,也是用火去消灭杂草与除去病虫害。 2、 与汉族“安土重迁”的生活方式不同,游耕民族过着迁徙无定的游动生活。 海南黎族“迁徙无常,村落聚散无定” 湖南过山瑶“岁时迁徙无定处” 广西瑶人,畲族 3、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成熟水平:商品交换与手工业生产不发达,种植作物单一,渔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住宅简陋,保留原始婚俗风习等。 南方游耕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由其经济方式所决定,南方游耕民族与中原民族不存在争夺生存空间的问题,双方关系总体而言较平和。 历代王朝对其往往是采取怀柔政策与强硬镇压相结合的办法,重在设官治理,积极推行教化。由此加速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南方的输出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