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讲义(于长江)).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词类活用讲义(于长江))

文言实词的变化规则——词类活用 供稿人:于长江 2008年10月6日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不是词性兼类,活用是指原属于甲类词,在特定的条件下,按照语言习惯而灵活地用作了乙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但离开了具体的语境,丧失了特定的条件,这种语法功能立即丧失,语法特点也不复存在了。 词类活用主要表现在实词里,主要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灵活运用为最多。 二、词类的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如下规律: A. 名词后有代词做它的宾语。如: 1、驴不胜怒,蹄之。 2、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3、买五人之首而函之。 B. 名词前有能愿动词助动。如: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左右欲刃相如。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C. 名词前有副词做它的状语。(受副词修饰,主要是否定副词)如: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2、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 D. 名词前有介词结构做它的状语或名词后有介词结构做它的补语。如: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今王鼓乐于此……、 4、我欲因之梦吴越。 5、诸越则桃李冬实。 6、沛公军霸上。 7、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E. 两个名词并列使用,不是并列、同位、修饰等关系,前面又没有支配的动词时,认定后一个名词是宾语,则前面的名词就活用为动词,认定了前一个动词是主语,则后一个动词活用作动词。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区别:活用是指甲类词临时作乙类词,是临时的意义,而兼类词是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类词的语法特点。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 名词活用作动词后,常在本义上添加上动词的意义。) 如: 1、赵王鼓瑟。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敬贤礼士。 5、天雨,墙坏。 F.名词用在“所”字后,组成“所字短语”的组成部分。如: 1、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入焉。 2、乃书于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3、无所事事。 G.连词“而”前面或后面的名词。如: 1、儿涕而去。 2、衣冠而之市。 3、然得而腊之以为耳…… (二)名词作状语 在古汉语中,时间、方位、处所等名词用作状语,是这一类词的基本语法功能,但是普通的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作状语,却是古汉语独具的语法现象。 名词作状语与主谓结构的区别: 一是主语是谓语动词的施动者,凡动词前名词不是施动者,当主语无法解释时该名词作状语。 二是名词状语是附加成分,去掉后不损害原句的大意而主语去掉后会改变歪曲原意。“其一犬坐于前。”“其一坐于前”(句子还通)“犬坐于前”(就歪曲了原意) 文言文中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用在动词前面,如不是谓语陈述的对象,即没做主语,那就是对谓语起修饰作用,作了状语。其表现形式大体有以下五种: A.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如: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象犬一样) 2、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象鸟展翅一样) 3、又间令吴广亡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星罗棋布 土崩瓦解 烟消云散 ) B.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如: 1、郡臣吏民能面剌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如: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肩举驴上。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D.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如: 1、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3、卒廷见相如。 E.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如: 1、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按照情理) 2、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依据情势) F.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趋向。 (方位名词作动词表示动作向某一方向发展译成“向……发展”也可直接作状语表动作趋向译为“向……”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南取汉中,西取巴蜀”“秦师遂东”“北通巫峡”) 如: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大军东进。 3、赵王于是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说明:不应在名词作状语部分提出,因时间、方位名词作状语是当然的。) [二]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一般不能带宾语,如果后面带了宾语(常指人)就活用) (一)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形容词就活用作动词了。 A.形容词后带有宾语。如: 1、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同……友好) 2、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擅长、不擅长) 3、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傲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