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乘用、轻卡子午线轮胎损坏典型案例讲解.ppt

乘用、轻卡子午线轮胎损坏典型案例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乘用、轻卡子午线轮胎损坏典型案例讲解

起鼓处 割伤磨损处 (五)、轮胎胎里部位 胎里部位是指从轮胎一侧胎趾到另一侧胎趾间轮胎里面的部位。主要由内衬层、内衬层过渡层组成,这部分主要是起到密封性作用。 胎里 属于制造质量原因造成损坏的病象 病象1:内衬层脱层 病象1:内衬层脱层(质量问题) 特征: 内衬层鼓起,按压有弹性或有明显分层感,解剖后界面光滑。 原因: 在制造过程中,部件压合不实,有水分、灰尘等。 不属于制造质量原因造成损坏的病象 病象1: 低气压使用碾坏轮胎 病象1:低气压使用碾坏轮胎(使用问题) 特征: 轮胎胎肩部或胎侧部在圆周方向呈线状或锯齿状的损伤;事故初期在胎里呈皱褶状损伤;帘线断裂端点松散且长短不齐;帘线断裂端点因温度高,有焦化现象。 原因: 轮胎在气压不足(超负荷)状态下使用时,使轮胎曲挠运动过大, 造成帘线疲劳,以致强度降低而断裂现象。 谢谢大家! 1 1 1 2005年原材料月度沟通会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二)、轮胎胎肩部位 胎体帘线 胎侧胶 胎面胶 胎肩垫胶 带束层 冠带加强层端点 胎肩部位是指轮胎胎冠与胎侧过度区域,包括胎面胶、胎侧胶、冠带加强层端点、带束层端点、胎体帘线等组成。 带束层端点 冠带加强层 属于制造质量原因造成损坏的病象 病象1: 胎肩离层 病象2: 胎肩翼胶离层 病象3: 肩部橡胶掉块 病象1: 胎肩离层(质量问题) 特征: 肩部带束层之间,橡胶与带束层之间脱层明显,界面光滑,尼龙帘线表面无复胶。 原因: 成型时部件之间有介质,或橡胶粘性不佳,造成部件之间脱层。 病象2: 胎肩翼胶离层(质量问题) 原因: 胎面胶与胎侧胶接头之间有隔离剂或硫化时胶料流动差, 造成接合不良。 特征: 胎肩部位有沿圆周方向的周向裂口, 裂口两边橡胶表面比较光滑,有一定坡度。 病象3: 肩部橡胶掉块(质量问题) 原因: 花纹设计不合理、胶料配方有问题或胎面橡胶混炼不均匀。 特征: 轮胎使用早期肩部橡胶掉块,雪地轮胎花纹表现跟突出一些。 不属于制造质量原因造成损坏的病象 病象1: 龟裂 病象2: 胎肩、胎侧撞击鼓包 病象3: 胎肩割伤、刺穿 病象1: 龟裂(使用问题) 原因: 受到太阳光照射或空气中臭氧或接触其它腐蚀物质后,橡胶自然老化的结果。 特征: 橡胶产生微小裂口,裂口数量繁多且往往连成网状。 病象2胎肩、胎侧部撞击鼓包(使用问题) 原因: 轮胎受路面障碍物瞬间撞击,导致胎体帘线损伤断裂,这种径向凸出现象会影响行车安全,必须立即更换。 特征: 轮胎外部有明显的撞击痕迹;轮胎在胎肩、胎侧局部位置有变形出现径向凸出,指压时有反弹感觉。 病象3: 胎肩割伤、刺穿(使用问题) 原因: 车辆在行驶中轮胎被(钉子、玻璃、碎石、铁片等)尖锐利物刺割伤或穿透。 特征: 轮胎胎肩有明显被障碍物割伤、刺穿的痕迹。 胎侧部位是指轮胎侧面,是轮胎上的最薄点,由胎侧胶、胎体帘线和上三角胶组成。胎侧在整个轮胎中是屈挠最大的部位。 (三)、轮胎胎侧部位 胎肩垫胶下端点 胎 侧 胶 内 衬 层 三角胶上端点 胎体帘线 属于制造质量原因造成损坏的病象 病象1: 胎侧鼓包(凸起) 病象2: 胎侧鼓包(凹陷) 病象3: 胎侧脱层 病象4: 胎侧胶接头分离 病象1:胎侧鼓包(凸起)(质量问题) 特征: 轮胎胎侧产生径向凸起,表面没有撞击痕迹。 原因: 胎体帘线分布不均。 病象2:胎侧鼓包(凹陷)(质量问题) 特征: 轮胎胎侧产生径向凹陷。 原因: 胎体帘线分布不均或接头过大。 胎侧凹陷处 胎体接头处 胎侧鼓包(凹陷) 胎侧凹陷处 病象3: 胎侧脱层(质量问题) 特征: 轮胎胎侧各种材料之间发生脱层现象,发生脱层后如继续行驶,该脱层处会迅速扩大,产生爆破。 原因: 轮胎在制造过程中该处的各种材料间的贴合不良,有杂物混入。 病象4: 胎侧胶接头分离(质量问题) 特征: 胎侧胶的接头处发生接头分离现象。 原因: 接头部位有异物渗入或胶料本身接着不良 不属于制造质量原因造成损坏的病象 病象1: 胎侧刮伤、刺穿 病象2:油污污染 病象3:胎侧龟裂 病象1: 胎侧刮伤、刺穿(使用问题) 特征: 有明显的刮蹭痕迹,爆破点的帘线端头不松散,没有脱层现象。 原因: 轮胎胎侧断面的里、外裂口均没有出现橡胶与帘线脱层现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