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连拱隧道洞口边坡稳定监测与病害治理.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连拱隧道洞口边坡稳定监测与病害治理.pdf

现代隧道技术 2006年增刊(413—417) 连拱隧道洞口边坡稳定监测与病害治理 贾明辉 丁文其 (同济大学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隧道的发展,连拱隧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连拱隧道一般应用于中短隧道,采用新 奥法施工。在我国监控量测已成为各隧道的必作项目。由于连拱隧道洞身跨度一般较大,且洞口段地质条件一般 较差,围岩松散,强度低,而且大部分存在偏压。因此,隧道洞口边坡的稳定性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巳成为连拱隧道 监控量测项目中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连拱隧道洞口边坡的监测内容和布置方法以及监测数据整 理、分析.直至报警时间的把握和病害处理给出较全面的介绍。为以后监测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连拱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处理数值分析病害处理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隧道的发展,连拱隧道的 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连拱隧道一般应用于中短隧 道,采用新奥法施工。监控量测作为隧道工程的重 要工作之一,在我国隧道工程建设中已经取得广泛 的应用。 一般而言.连拱隧道洞日跨度较大,洞口段常受 风化影响,地质条件差,围岩松散,强度低,而且大部 分存在偏压,因此,洞口边坡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 要。笔者根据接触到的一些实际工程,发现连拱隧 道的工程事故多发于洞口段,如果实行台阶式施工, 则上下台阶施工对于边坡影响较大,特别是地质条 件较差的边坡,受雨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更大。因 此,在施工工程中需全程跟踪洞口边坡变形分析.针 对采集到的各种量测数据,力争简洁快速的分析出 较为科学的结论,预测可能出现的工程事故,并根据 监测数据对已经出现的病害进行原因分析,寻找经 济实惠的处理措施,为工程安全服务。 2隧道洞口段隧道监测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施工 技术规范》(盱J042—94)并结合工程经验,笔者认 为,对于连拱隧道洞口边坡的监测,可进行的项目 有:洞口边坡测点沉降监测,洞口浅埋地段地表沉降 监测,连拱隧道中隔墙变形监测以及洞口段隧道洞 身必测项目的监测。 其具体布设内容和方法可参照《公路隧道施工 技术规范》(JTJ042--94),断面具体布设如图1,监 控元件示意如表1。 圈1公路隧道典型监控断面布置图 表1监控元件示意裹 编号 项同 标记 挣卒收敛 E}————目 拱顾’F沉 o I弱岩与初次衬俐 ——■一 (仰拱)Il:J】Jli力 初次衬砌与般 ■一 衬砌MJlt力 钢批架山力 ● 韧狄村删山力 ▲ 锚杆山力 中J舟内力 ·413· 现代隧道技术 2006年增刊 3工程实例分析 笔者结合自己参与的某一连拱隧道洞口边坡的 监测工作,对监测数据整理、分析,直至报警时间的 把握和病害处理将给予较全面的介绍(备注:本工 程的左右洞定义为从进口往出口方向看,左侧为左 洞,右侧为右洞。下面所有分析中左右洞均按此定 义)。 3.1工程概况 某隧道采用曲中隔墙连体隧道结构形式,洞I:1 桩号为K85+320、K85+535,隧道全长215 m,隧道 纵坡为2.499%,隧道进口位于左偏缓和曲线上。其 余位于R=2 150 m的左偏圆曲线上。 3.2工程地质条件 隧道沿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组成的呈 北北西向展布的低丘山脊展布。东西两侧为呈北北 西向展布的山间沟谷,北东侧紧邻老坞下水库库尾, 南西侧建有一水塘,隧道穿越处地面标高在98— 166之间,相对高差大于65 m。 隧道进、出端洞口均由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松 散土层和千枚状砂质板岩全风化带组成。岩土结构 均以蠕动状松散结构为主。碎块状松散结构次之,岩 土稳定性均较差.据浅层地震资料,出VI端洞口有一 裂隙密极带,钻孔揭露裂隙极发育,且岩土层较松 软,施工地质条件差。 3.3监测量控实施情况 根据连拱隧道洞口边坡的特点.结合工程地质 情况和连拱隧道的受力机理,共进行了边坡沉降、洞 口段浅埋地段地表沉降、中隔墙变形和洞口段洞身 必测项目的监测。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重点分析边坡沉降和洞口 段隧道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监测。 本隧道边坡沉降监测总共布设八个测点,各点 布设位置与编号如图2所示;洞口段洞身拱顶下沉 和净空收敛如图1所示。 3.4监测数据整理 对于监测的原始数据。可根据监测的要求和目 的绘制不同的变形曲线。同时,监控量测不能只看 某一断面的监测数据.要将某一影响区域的各监测 断面和各项监测内容的数据综合起来,根据围岩受 力机理,准确分析判断围岩内部的实际变化情况,并 将分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力争做到监测数据 图2隧道仰坡测点布置图 的准确、及时。 3.4.1边坡变形监测 对于边坡沉降,一般可绘制时间一沉降曲线和 时间—位移曲线。时间一沉降曲线反映测点在z 轴方向上的变化情况,而时间—位移曲线反映测点 在三维空间上的真实变化情况。将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