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造物之美——青瓷的工艺特点与其艺术特色的研究.pdf

造物之美——青瓷的工艺特点与其艺术特色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造物之美——青瓷的工艺特点与其艺术特色的研究.pdf

造物之美 ——青瓷的工艺特点与其艺术特色的研究 张海文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 广州 510261) 【摘 要】本文以青瓷为例,探讨了科学技术与审美文化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相互结合的途径。认为工艺和材料是构 成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审美经验、质感、量感等人类的审美意识与材料的工艺处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构成 青瓷艺术格调的特殊规律,是进行陶瓷艺术设计的重要客观依据。 【关键词】青瓷;古瓷;艺术;工艺 穆斯堡尔谱,用计算机对谱线按洛仑兹函数最小二 l 前言 乘法拟合用a—Fe作为速度标定。研究中发现釉中的 陶瓷的设计研究是一种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 创造性活动。科学和艺术以人为本,人类所有创造 行为都是以人为中心,而为人所利用。人凭借直觉 Fe3+比值的增大由黄色向青色变化,即釉晶格中的 认识和逻辑思维创建了科学,科学又反过启迪着人 Fe2+离子浓度增大时,釉色由黄色向青色变化,而 类的智慧;人凭借直觉感受和艺术思维创造了艺术, 且发现在各种釉中FeZ+/Fe3+均大于1,说明官窑 艺术又反过来陶冶人类的情感世界。从而,人性、 的烧制气氛为还原气氛,并且因窑中不同部位气氛 能力获得了双向确认,并不断提升人类的物质生活 的不同,因而烧成不同的釉色:粉青釉(重还原 和精神生活。 气氛)、灰青釉(中等还原气氛)、米黄釉(轻还 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应用决定了作为造型艺术 原气氛)。 设计成型的物质技术手段的外观视觉因素。审美经 此外,胎土含杂质越多,釉色的纯度就越低; 验、质感、量感等人类的美意识与材料以及材料的 釉的厚薄度、釉层气孔率的多寡,均会影响釉的透 工艺处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由于学科分 明度;胎釉膨胀系数的差异,则决定了釉的开片与 叉的关系,致使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与艺术设计研究 否。理化机理的一致性与差异是青瓷质料艺术效果 分道扬镳。难以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为探索形成 形成的主要原因。质感肌理的多样化取决于理化机 陶瓷艺术外观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其内在关联和演变 理的差异,这便是青瓷的工艺特点。 规律,研究其技术美学和材料美学在陶瓷设计中的 3青瓷的刻花工艺技术与其艺术表现 运用,本文以青瓷为例,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探讨 了科学与审美文化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相互结合的途 3.1五代时期青瓷 径。认为工艺和材料是构成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 是进行陶瓷艺术设计的重要客观依据。 五代时期是我国青瓷发展历史中承前启后,逐 渐趋于全面成熟的重要过渡阶段。浙江省余姚、鄞 2青瓷的呈色机理 县等地的“越窑”是唐、五代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 张斌等人用JFY-PS测配色系统进行特征光谱著名瓷窑。产品中的秘色青瓷“类玉类冰”,滋润雅 及主波长的测量,测量了南宋官瓷样品的特征光谱 致的翠绿色的青釉像是“古镜破苔”、“嫩荷涵露” 及主波长,发现不同釉色的反射光谱其主波长不同。 和“千峰翠色”。器形多样,并利用青釉的透明性以 粉青釉的主波长为540~560nm,灰青釉的主波长刻、划、印、镂孔等手法作装饰。常见的纹饰题材 为560~620nm,米黄釉的主波长在700nm附近。有花卉、凤鸟、鹦鹉、蝴蝶、云龙、人物等,形象 作者还进行多数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将瓷坯研成 生动活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