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精要

一、陈子昂生平思想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人(今四川射洪)。陈子昂一生仕途艰涩,24岁近士及第,奉上《大周受命颂》,受赏识,任麟台正字,擢右拾遗。曾先后两次出塞,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反对开边衅,反对任用酷吏,反对武则天任人唯亲,开罪权臣武攸宜、武三思等人。故而仕途屡屡碰壁。后弃官归乡但仍未免于难,被人诬陷入狱,射洪县令短简在武三思的指使下,将陈子昂杀害。时年42岁。今存《陈伯玉集》。 陈子昂的思想比较复杂。他既好纵横任侠,又好佛老神仙,但从总的来看,儒家兼济天下的精神在他的思想中占主导方面。 卢藏用《陈氏别传》:“父陈元敬,魁伟倜傥。年二十,以豪侠闻,嘱乡人阻饥,一朝散万钟之粟而不求报。于是远近归之。” 《陈氏别传》:“始以豪家子,驰驱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宾客,专精数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 《唐诗纪事》卷八引《独异记》: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谓左右曰:“辇千缗(min一千文为一缗)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 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扬里。”如期皆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弛走京毂,碌碌无为,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都。时武攸宜为建安王,辟为书记。” 二、陈子昂诗歌革新的理论主张及其意义 坚决反对齐梁诗风,指出齐梁诗歌“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 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即主张诗歌创作要继承建安文学的传统,要有“风骨”,有“兴寄”。“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充实的内容,具有刚健有力的风格。“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批判现实,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提出了对于建立新诗风的要求,这就是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陈子昂的这种进步主张表面上是复古,实际上是以革新为目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革新。 对扭转有唐一代诗风,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并对唐诗风貌的建立,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陈子昂的诗歌创作 今存共120多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感遇》38首,《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居士藏用》7首。 充满着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划清了界限,成为盛唐之音行将到来的序曲。 《感遇》38首:风格接近阮籍。这组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亦非为同一事件而发,这组诗上承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诗的传统,下开张九龄的《感遇》和李白的《古风》,在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陈子昂诗歌的特点 第一,大都是有感于政事而发,是针对现实生活中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而作的,使诗歌走上了反映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道路。如《感遇》之十九(圣人不利己)、《感遇》之二十九(丁亥岁云暮) 第二,感慨身世,抒发抑郁不平之气,呈现出一种昂扬壮大的感情基调与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慨。如《感遇》三十五(本为贵公子)、《感遇》其二(兰若生春夏)、《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该诗是他随建安王武攸宜东征时所作。由于武攸宜的轻率和无能,致使东征军前军陷没,陈子昂两次进谏,并自告奋勇,“乞分麾下两万人以为前驱”,结果武攸宜恼羞成怒,反将他贬为军曹。 天地悠悠,将与英雄业绩同其长久;而自己人生有限,一旦抱负落空,只能空留遗恨而已,于是产生了怆然涕下的巨大悲哀。这种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 陈子昂诗歌创作的成就与不足 陈子昂是唐诗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人物。诗歌创作的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彻底清除了南朝诗歌与唐初宫廷诗的弊病,为唐诗注入了生命力,完成了诗风改革的使命。 不足:抽象思辨附著于感性形象之上,以诗言现而缺乏艺术感染力。 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杜甫《陈拾遗故宅》:“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 韩愈《荐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黄周星《唐诗快》:胸中自有千古,眼底更无一人。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八:“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第四节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陈子昂使唐诗的发展走上了继承汉魏风骨的道路,张若虚、刘希夷则从清辞丽句与意境创造方面,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生卒年、字号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中宗神龙年间,以“文词俊秀”而“名扬于上京”,开元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