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杆件的内力分析选择题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6.下面四个轴向拉压杆件中( )项杆件的轴力图不正确。 106.B 此题是考查对轴向拉伸压缩的掌握107.两根受拉杆件,若材料相同,受力相同,L1=2L2,A1=2A2,则两杆的伸长△L和轴向线应变ε的关系为( )。 A.△L1=△L2,ε1=ε2 B.△L1=△L2,ε1=2ε2 C.△L1=2△L2,ε1=ε2 D.△L1=2△L2,ε1=2ε2 107.B 利用胡克定律及线应变公式 110.梁的受载情况对于中央截面为反对称(如图)。QC和MC分别表示梁中央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则下列结论中( )项是正确的。 A.QC=0,MC=O B.QC=0,MC≠O C.QC≠0,MC=0 D.QC≠0,MC≠0110.A 此题是考查对剪力和弯矩的掌握,整体分析由∑MA=0得YB,然后对C点的右边 分析 111.若已知如图所示三角形的面积A和惯性矩Iz,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111.D 设三角形的形心轴ZC与Z平行,则根据平行移动公式可得: 113.已知平面图形的形心为C,面积为A,对Z轴的惯性矩为IZ,则图形对Z1轴的惯性矩为( )。 A.IZ+b2A B.IZ+(a+b)2A C.IZ+(a2-b2)A D.IZ+(b2-a2)A113.D 此题主要是考查对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的掌握 115.一梁采用两种方式搁置,则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应力之比为( )。 A.1/4 B.1/16 C.4 D.16 115.A 此题是考查弯曲应力的掌握,利用公式 116.如图所示拉杆在轴向拉力P的作用下,杆的横截面面积为A,则为( )。 A.斜截面上的正应力 B.斜截面上的剪应力 C.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D.斜截面上的总应力 116.D 此题是考查轴向拉伸基本变形横截面的正应力计算和斜截面的应力计算,直接代入公式即可 117.悬臂梁受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剪力图为倾斜的直线,弯矩图为二次曲线B.剪力图为二次直线,弯矩图为三次曲线 C.剪力图为水平直线,弯矩图为倾斜直线 D.剪力图为三次曲线,弯矩图为二次曲线 117.B 此题是考查对剪力和弯矩的掌握 118.欲使通过矩形截面长边中点O的任意轴y0为惯性轴,则矩形截 面的高与宽的关系为( )。 118.A 因为,Ixy=0 即Ix0y0=0,则Ix=Iy111.如图所示正方形截面对z1轴的惯性矩与对z轴的惯性矩的关系为( )。 A. B.Iz1>Iz C.Iz1<Iz D.Iz1=Iz 111.D 正方形截面的任何一条形心轴均为形心主轴,其形心主惯性矩都相等 112.两图形分别如图所示。Iy、Iz分别是图(a)、(b)对各自形心轴y、z的惯性矩,则( )。 A.(Iy)a=(Iz)b,(Iz)a=(Iz)bB.(Iy)a=(Iy)b,(Iz)a>(Iz)b C.(Iy)a>(Iy)b,(Iz)a=(Iz)b D.(Iy)a>(Iy)b,(Iz)a>(Iz)b 112.C 两截面面积相同,但(a)图截面分布离y轴较远,故Iy较大,对z轴的惯性矩相同 107.图示变截面直杆,AB段横截面面积为A1=400mm2,BC段横截面面积为A2=300mm2,CD段横截面面积为A3=200mm2,则最大工作应力为( )MPa。 A33 B.50 C.100 D.150107.C 利用公式 109.如图所示悬臂梁,承载如图,则它的弯矩图为( )。 109.C 此题是考查对梁内弯矩计算的掌握 111.图示两种截面,它们的面积相等,高度相同,按其抗弯截面模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 )。 A.WZ1>WZ2 B.WZ2>WZ1 C.WZ2=WZ1 D.不能确定111.B 根据公式及判断即可,其中b、h和D之间的关系可由两面积相等得到 107.在图示杆件中,AB段及CD段是边长为20mm的正方形杆件,BC段是边长为mm的正方形杆件,则杆内最大正应力为( )MPa。 A.100 B.125 C.150 D.200 107.C 利用公式分段计算ωCD=100MPa,σBC=150MPa,σAB=125MPa110.图示带中间铰的连续梁,AB和BC部分的内力情况为( ) A.N、Q、M图均为零 B.N、Q、M图均不为零 C.Q为零,N、M不为零 D.Q、M为零,N不为零110.D 因为点B、C是铰接,故力作用在CD杆上,对BC杆和AB杆的剪力和弯矩无影响,轴力有影响,均为-Pcosα 111.如图所示,两杆的横截面面积均为A,弹性模量均为E,在拉力P的作用下,B点的位移为( )。 111.B 由B点的受力分析可知BA杆的内力N=P,伸长BC杆的内力为零,伸长△ι=0。但变形后两杆仍然连在一起,由于是小变形,可以用切线代替圆弧的方法找出B点变形后的位置B,则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