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研究伦理09_343507067讲解
科研伦理与科研诚信 一、为什么要关注科学研究伦理? 科学研究中有伦理学问题吗? 历史的回顾 科学活动是一项集体事业,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交流都是以科学家的诚信为基础的。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很多人都相信科学是诚实的事业, 科学家是天生诚实的人,科学共同体是一个有效的、民主的、并能自我纠错的系统; 韦伯:科学是一项神圣的使命,每个科学家对真理都有一种献身精神。 C.P.斯诺:我所认识的科学家……在某些方面显然比知识界其他人在道德上更受人尊敬。 Emile Durkheim:保证科学纯洁性的是整个科学群体。 默顿的科学的自我规约机制:同行评议,论文审查制,重复实验。 因为以同行评议为核心的科学评价体系可以杜绝偶尔出现的科学研究中诸如捏造、篡改和剽窃之类的不端行为。 科学的诚实受到制度方面的制约,科学活动所受到的严格管制是任何其他活动无法比拟的。 “bad apple” theory 甚至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还普遍认为,捏造和剽窃是因为某些研究者精神异常而发生的极少数事件,与大部分科学家没有关系。 该责备的是出问题的个人,而不是整个科学的机构。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国科学界陆续披露出来的种种事实动摇了人们的这种信任。 正如《出版物中的盗窃:科学发表物中的欺瞒、剽窃和不端行为》一书的作者拉福莱特在该书开头所说的,“进入20世纪后半期,人们司空见惯了政界和娱乐界所发生的欺瞒和弄虚作假,但是社会认为科学与它们是不同的。”“目前看来,这种社会对科学的信任也已经崩溃,人们开始怀疑追求真理的科学,对其原来所拥有的高度信赖性产生了怀疑。” M. C. LaFollette: Stealing into Print: Fraud, Plagiarism, and Misconduct in Scientific Publishi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科学界的诚信缺失现象已不容忽视,因为它将影响科学自身的发展和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人们开始把这些现象和社会大环境、科学的本性以及科学体制联系在一起思考。 人们心目中科学家的范本是17世纪英国皇家科学院的成员。这些英国现代早期的绅士被认为是自由而诚实的,他们不为任何私利只为探索真理而从事科学研究。 即使偶尔出现一些失误,科学体系可以保证自我纠错,因为实验上失误可以通过重复实验来消除,而且,科学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都是科学系统的潜在“看门人”。 “同行评议”以及以“同行评议”为核心的论文审查制度足以清除不同形式的欺骗、实验上的失误、研究者的失误,防止和发现自欺行为和偏见。 科学家会越轨吗? 科学是诚实的事业,科学家是“天生诚实的人”。——马克斯·韦伯 科学研究是一个有效的、民主的、并能自我纠错的系统;科学的诚实受到制度方面制约,科学活动受到在其他任何领域的活动无法比拟的严格管制。——默顿 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有越轨行为 科学与利益的关系日益密切:金钱、地位、名利、身份 科学家以科学为职业 科技成果商品化 对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 科技的评价方法的偏差,管理和约束机制的不健全 问题的核心是诚信的缺失 这些科学中的不端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关键在于诚信的缺失。 诚信:诚实、不欺骗、有信用、不虚假、言行与思想一致。 Integrity:坚定地按照道德、艺术或其他价值准则办事,不搞欺骗、权术、虚伪和各种肤浅的手法。 造成科学诚信缺失的原因 许多人把它归咎于社会大背景中的腐败、浮躁和不正之风; 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功利主义抬头、竞争压力加大、急功近利; 科学研究资源的匮乏; 科学评价体系的不合理和不完善; 科学道德规范的不健全。 20世纪以后,科学家队伍迅速扩大,科学活动早已不只是少数社会精英的兴趣爱好而是千百万人谋生的职业,科学家之间对科学研究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 近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大增加,科学活动和科学家的个人利益常常直接挂钩。 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下,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在诱人的利益驱动下,一些个人品德有缺陷的科学家会利用科学体制的各种漏洞或铤而走险背离基本的科学道德。这时,单靠科学家的自律已不足以维护科学的纯洁性。 而且,传统的“论文审查制度”和“同行评议”本身有内在的不完善性。科学活动的同行评议中存在着利益冲突,作为科学的“看门人”的评议者的私人利益与作为受托者所代表的公众利益之间会发生冲突。 私人利益有可能干扰或影响评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使评议者不能很好承担对公众的责任。 因此,科学家中出现捏造、篡改、剽窃等不端行为并不足为怪,人们不应该否认、回避或掩盖,而应揭露它们、正视它们、研究它们,探讨其产生原因和相应对策。 二、科学研究者的共同价值观 诚实 准确 客观 有效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