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人民版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高效总结2013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高效总结
(3)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5.启示 (1)制定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 (2)外交政策应根据国际国内情况变化而不断调整。 (3)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是我国的基本政策。 栏目导引 专题要 旨概览 专题知 识整合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专 题 高 效 总 结 专题要旨概览 专题知识整合 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程 1.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1)民主协商政治制度:其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政治制度,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 2.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1)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及逐步完善 ①1949年9月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行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 ③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④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载入了1954年宪法。 (2)“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①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②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的冤假错案。 ③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④步伐加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20多年时间里不仅颁布了1982年新《宪法》,1997年,中共十五大又提出依法治国,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2)主权国家有选择本国社会政治制 度,独立自主地决定本国对内对外政策、管辖本国公民的权利。领土完整则是主权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各国主权一律平等,应充分享有领土不受侵犯、内政不被干涉的权利。 (3)平等互利是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和平共处是目 标,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原则,才能实现和平共处。 2.特点 (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3)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 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3.作用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全面认识“一国两制”构想 1.形成过程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雏形。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九条方针”,确定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调,也奠定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框架。 (3)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渐增强,邓小平同志以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战略眼光、非凡胆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这一构想的提出是对前一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平解决台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优化方案高考史总复习课件:第11讲_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012优化方案高考历.ppt
- 2012地球与地图212地球与地图.doc
- 2012学年学校工作评报告2012学年学校工作自评报告.doc
- 2012学年第一学期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201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
- 2012安全工程师考真题 安全生产法2012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 安全生产法.doc
- 2012医学主题词表.ppt
- 2012中考数学第一复习 第6单元圆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2012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 第6单元圆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2012学年第二学期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doc
- 2012安徽中考数学卷答案解析2012安徽中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doc
- 2012外研版初一上语期末复习题一2012外研版初一上英语期末复习题一.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