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重点)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1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重点)讲述

回顾P22 -23,“八年研究”。3分钟 目标模式的观点: 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泰勒认为,一个有效的课程必须回答四个问题: 1、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2、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学习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 3、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实现。 泰勒的主要观点: 评估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判断课程和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 评价应针对学生的行为而进行,因为教育寻求的正是学生行为的改变。 评价应是任意一段时间内做的一次以上的评价,因为评价要反映的是行为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必须通过更多的评价对比才能反映出来。 评价步骤: 1、建立课程计划的目的和目标; 2、以具体行为和具体内容的方式阐述每个目标; 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景; 4、确定情景呈现的方式; 5、确定获取信息的记录方式; 6、收集反映学生行为变化的信息; 7、将收集到的信息与行为目标作比较。 有学者将其简化为四步:确定教育目标、设计评价情景、选择和编制评价工具、分析评价结果。 实例:目标评价模式在体育专业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背越式跳高学习结束时,学生获得一定的技能和能力; 其次,进行任务分析: 再次,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进行任务分析后,对不同的教学单元实施教学,确认学生在各个环节应当实现的目标行为。 最后,评价环节:教学过程中对技能目标进行形成性评价至最终总结性评价,确认其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 目标模式的功能: 1、修订课程与教学计划; 2、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 3、影响教学与学习; 4、可诊断出学生学习状况。 泰勒模式的特点及局限 局限: 1、对目标自身的合理性缺乏评价; 2、只观察了预期目标是否达到,非预期效果没有评价; 3、所定目标多数为教育管理者提出的,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 4、不应用统一的目标来评价自由发展的人; 5、重结果轻过程。 结论: 泰勒模式第一次指出了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和评价过程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泰勒认为,评价的目的要比较全面地检验学习经验在实际上是否起作用,指导教师去引起所期望的那种结果。泰勒模式风靡全球,即使在评价模式多样化的今天,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CIPP模式 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即背景-输入-过程-成果模式(context-input— process—product),是美国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夫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该模式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 主要观点: 评价不应该局限于评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而应该是为课程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如: “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善。”“评价是提供有用资料以作决定的历程” 背景评价:提供整个课程方案运行的各种依据和信息,了解评价对象的需要与课程目标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调节现存的目的及其优先秩序。 输入评价:对可供选择的各种课程计划评价择优,即可行性的评价。 过程评价: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不断检查,描述课程实施情况,为决策者的修正提供可靠信息。 成果评价:测量、解释和判断课程方案的实效,帮助决策者决定课程方案终止、修正还是继续实施。 优点: 1、将目标本身也列入评价对象范围; 2、重视形成性评价,强调为决策提供信息,使评价活动更具有方向性和实用性; 3、评价教育的全过程,相对全面; 4、目的不是简单评价一个方案的好坏,而是决策,所以研究者相对客观。 目标游离模式 斯里克文(M.Scriven)提出。它针对目标模式忽视非预期效应的弊端提出来的。他说,“对目的的考虑和评价是一个不必要的,而且很可能是有害的步骤”。因为目标评价很容易使评价人受方案既定目的的约束,限制了评价的范围,削弱了评价的意义。他建议把评价的重点由“方案想干什么”转移到“方案实际干了什么”上来,全面收集关于方案实际结果的各种信息,不管这些结果是预期的还是非预期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以便对方案作出正确的评价。 外观评价模式: 1967年,斯太克发表了题为《教育评价的全貌》的文章,对20世纪60年代占主流地位的目标模式进行了批判,并提出此模式。 前提条件:教学之前任何可能与结果有关的因素,如学生的兴趣、经验、性向、意愿、以及社会资源,学校认可的条件等; 过程因素: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参与活动,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 结果因素:教学所产生的效果,包括学生、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等方面,就学生而言,可能有能力、态度、理想、成就等。另外,教学对学习环境、设备、经费的影响也包括在内。 描述:预期与观察 判断:标准(课程计划的理想愿望,或者说通过教育过程希望达到的标准)与判断(实际观察分析所作的判断) 请同学们用解释下述案例: 某幼儿园教师为了帮助大班幼儿了解自己牙齿的状况,探究有关牙齿的知识及形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