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等差数列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等差数列讲述

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 *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 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 1 2 3 4 5 6 7 教材分析 8 学生情况 教学策略 说学法 说教法 作业布置 教学设计反思 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这节课是高教版中职教材基础模块下册中的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上一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后继内容。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难点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 获得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思路及公式的灵活运用 依据:公式是解题的工具。 依据:公式探究过程中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限制,第一次接触到这些公式,往往意识不到其作用,即使教师给予揭示,学生也多半拿着公式而无用武之地,因此我把它作为这一节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简单运用。 (2)通过对公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剖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目标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情感、态度价值观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公式的发现反映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熏陶。 1 点击添加文本 2 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令人着迷的历史素材和数学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学生情况 学生特点 学生情况 活跃 乐于 表现 表达能力强 运算能力低 逻辑思维能力低 1、本届学生初中毕业生较多,课堂比较活跃,乐于表现自已,表达能力强。 2、本节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有关性质等知识后进一步学习的,但初中是新课程下的实验教材,存在知识脱节,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 三、教学策略 1 2 3 “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应用”的教学模式 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亲身动手探求、体验 多媒体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鲜明地得到展示 四、说学法 采取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着重于学生实验、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思考、探索、交流、反思参与的活动中学习,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教师为主导 Diagram 3 Diagram 3 思维为核心 教 学 思 想 教 学 方 法 学生为主体 五、说教法 活动环节1:创设问题情景 引入新课 印度泰姬陵陵寝陵寝之宝石镶饰图 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 历史来源 活动环节1: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活动环节2:高斯解法 ??问题化归:即求 = 引入高斯10岁时的算法,数学史的引入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 探究发现 问题1:泰姬陵图案中,第1层到第21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 启发2 启发1 有无更简单的方法? 即先求?_______,是否更方便? 引导学生使用熟悉的几何方法:把“全等三角形”倒置,与原图补成平行四边形。 学生发现:高斯“首尾配对” 的算法 还得分“奇、偶”个项的情况求和。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教师到各小组指导,针对学生五花八门的解法,给予鼓励与肯定。 问题2:如何求等差数列的前___项和 ? 探究发现 公式 尝试推导、引导学生回顾等差数列的性质,获得“倒序相加求和法”的思路。 问题3:是否可以用基本量___来表示 ? 活动环节2: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 例1:某长跑运动员7天里每天的训练量(单位:m)是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 这位长跑运动员7天共跑了多少米? 通过这样的纠错教学,把学生隐蔽的思维障碍挖掘出来,比直接讲授效果好得多。 针对学生对公式基本量的意义认识不足, 又设计了: 例2: 解法1: (错解) 解法2:???? 例1,例2: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 活动环节3:公式的运用 顺用公式 公式的运用——“变”用公式 ★例3:已知 ,求 。 点击添加文本 ★★例3:“今有女子善织布,逐日所织的布以同数递增,初日织五尺,计织三十日,共织九匹三丈,问日增几何?”(一匹为四丈,九匹三丈为390尺) “变”用公式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高度灵活性。 例3:深化知识与技能目标。 公式的运用——“活”用公式 这个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知三求二”的思路。 例4: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目标。 例4:等差数列 中,已知 求? 等差数列 中, 已知 求 变式拓展 活动环节4:反思归纳总结 学生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 自己反思与总结 ?①从本课的学习中你从中有何收获? ②如何得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③应用公式要注意什么问题? 六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