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课件终极版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课件终极版讲述

文言文阅读 考纲解读及考情播报 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考查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谓“浅易”,主要特征是: ①从表达方式来看,以叙述为主,偶尔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 ②从运用的词语来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 ③从句式看,主要运用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疑问句、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等 ④从内容上说,与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因此高考所选择的古文语段几乎全是史传文的语段。 涉及考查点主要是: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4)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2年全国17套高考卷文言试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 1.命题形式 课标卷题型保持稳定 分值23分 2.考查内容 基本稳定,侧重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五个子项:实词(重点考查辨析和推断)、信息筛选、分析与概括、翻译、默写 3.考查目标。除字词句外,侧重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强调根据语境来答题 4.选材特点。人物传记是主打,兼有古代散文。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备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课本复习 高考无非是用课内的知识解决课外的问题 2.强化语感训练、整体阅读 提高理解、分析、概括、推理能力 3.转变阅读观念 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 ,要知人、明事、辨理,而不能只把它看作试题材料 4、夯实基础知识 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句式,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古代的吏制官职、教育科举、衣食什物、法律刑罚等。 5、适当训练 训练方法 总结规律 掌握技巧 第一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实词考点对应课标卷第4小题,主要出题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偏义复词等 二、古今异义 (1)词义的扩大 中国:古义中原;今义,全中国 (2)词义缩小 丈夫:古义男子,今义妻子的配偶 (3)词义的转移 币:古义礼物,今义钱财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爪牙:古义勇士、武将,今义坏人的帮凶 (5)名称说法改变 “目”改称“眼睛”,“日”改称“太阳”,“寡”改称为“少” (6)单音词变为复音词 “前”变为“前面”,“敌”变为“敌人” 高考常见古今异义双音词90例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4、无论:古,更不必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条件连词。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8、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略 三、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有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特点如下: 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不能将一个词的活用带到所有句子中。 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1、名词作动词 两个名词相连,不是并列或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 (名+名) 杖汉节牧羊。 拄着、拿着 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名+代) 驴不胜怒,蹄之。 用脚踢 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副+名)二月草已芽。 发芽 名词放在“能”“可”“欲”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组成谓语,名词前面放上能愿动词,等于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为动词。(能愿动词 + 名)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吃饭 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