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高效课堂“”建设与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一点思考
关于“高效课堂”建设与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一点思考
民勤二中 董正卫
一、语文教学中的“一厢情愿”
一次我在检查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的语文练习册上我讲过的题目下面竟然是空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了等于白讲,这是多么尖刻的讽刺。而且不动手的学生恰恰是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格外关注,是班级中主体意识尚未真正觉醒和有效发挥的所谓的“弱势群体”,是决定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短板”。我忽然意识到,这种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只是不曾为我察觉罢了。我平素神气昂扬在讲台上大讲特讲,自认为思路清楚、深入浅出;有时还旁征博引、洋洋洒洒,想借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了“锦上添花”,活跃气氛,有时还意插科打诨,以博学生一笑。孰不知,在我 “苦口婆心”解疑答难的时候,一部分学生正以旁观者的姿态置身事外、无动于衷。
这种一厢情愿的现象在教学中屡见不鲜,不仅造成教师精力的浪费,更导致学生智力训练的大打折扣。因此,“高效课堂”提倡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无疑是明智之举。
二、改革中的顾虑以及“两手准备”
任何有效的学习都是一个“伸手摘桃”的过程。把桃子送到学生面前任其取吃,易则易矣,却失去了寻桃和摘桃的宝贵机会,学生在吃桃的时候也不会别样的体验和成就感。更有人将灌输知识比喻为将“咀嚼过的食物”“喂”给学生“吃”,为人所不屑。
在“做”中学,是从不会到会的必经之路。这种理念,很多人提倡过,处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也并非不懂这个道理,但也许是习惯使然,驾轻就熟,在学生反应不够积极的时候,便把讲当成制胜法宝。每逢考试之际,有的老师就会吃惊地发现,明明讲过多次的题目,有的学生竟然做不上!
很多人之所以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最大的顾虑在于担心学生的结论过于宽泛,与“教学参考书”不一致,与考试不“接轨”,从而影响考试成绩,对语文学科尤其如此。在几次语文组教研会上,说起“高效课堂”,很多同事就谈到这个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讨论,必然会形成一些有价值有创意的见解,但这些创见应用在考试中,也许与“参考答案”不符。新则新矣,若不得分,会打击学生的自信,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为稳妥起见,有人提出两套方案,对精读课文,依然采用现行的教学方式;对略读课文,则不妨大胆尝试。
开创之路总是曲折而艰辛的,有徘徊,有迷茫,也有希冀。我们希望有一种崭新的理念和手段为中国的教育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但慑于考试的压力,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情有可原。
三、“高效课堂”建设与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关系
问题在于,建设“高效课堂”与现行考试制度是否冲突?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高效课堂”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进步快了,考试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这是其一。
其二,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心理状态是内因,而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我们苦口婆心反复讲解的时候,谁能保证学生不会心不在焉、消极应付?当然,如果教师循循善诱、口齿清楚、幽默风趣,学生易受感染,态度会相对积极一些。即便如此,教师呈现给学生的也只是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推理和认识,仍脱离不了“代替”学生思考的嫌疑。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只顾自己“表演”,不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的点拨,启发性何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师活动限制在较少的时间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精益求精,在语言表达上尽量简明果断,实际上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过学生充分的酝酿讨论后,教师再进行精炼准确的点拨,升华学生的思想,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其三,主张以现行教学方式教学精读课文的教师,认为在关于精读课文的重点问题上,应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结论,而且这个结论要和“教学参考书”的相关分析保持一致,这是考试的需要。诚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高中阶段我不了解,不知是否会遭遇这种状况),“教学参考书”有时既是教学的“蓝本”,又是考试的依据。因此,有多年从教经验的语文教师一定不会放过“教学参考书”上的一些经典分析,甚至在课堂上反复讲,大讲特讲,唯恐学生等闲视之。其实,对于许多结论而言,如果他是可推导的,那么学生经过推理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不是不可能;如果他是纯感性的,无需分析,只能借鉴,那么何不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学生手头并不缺少参考资料)?况且,“教学参考书”上的结论大多是成熟的,可推导的,一般情况下学生经过思考后也可以得出相应的结果,而教师煞费苦心地摘抄结论并“传授”给学生,岂不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说到底,大概是我们安于现状、惧怕改革,不愿在精心设计课堂结构与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上下功夫。
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改革就必然有风险,而勇于承担风险的人,必将成为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中流砥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