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概复习资料
小调音乐的艺术特征
1. 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性格。
2. 规整,均衡的节奏节拍
3. 曲折多样的旋法。
4. 曲式结构
对应式,起承转合式,并置式
通过扩充和附加成分打破规整对应式结构的对称形态,以不规整的结构给音乐的进行造成动力,变化的均衡感。
一个对应式的上下句再加它们的变化反复,形成四句体对应式结构。
两上一下式结构;一上两下式结构。等
劳动号子艺术特征
1. 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和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
2. 节奏的律动性。
3. 音乐材料的重复性。
4. 领、和相结合的歌唱方式。
5. 曲式结构的简朴性。
山歌音乐的艺术特征
1. 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
2. 自由、悠长的节奏、节拍。
3. 高亢的曲调。
4. 曲式结构
北方:上下二句体结构 南方:四句体结构(起承转合)
乐句变化形式具体手法
自由延音----由于音乐抒咏引起的乐句结构的变化
加(夹)跺----由于唱词陈述,以及音乐发展的需要而引起的乐句结构变化。
前后加腔----乐段或乐句结构之外的附加腔句。
概念类
民间歌曲: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
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情感体验和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
号子: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汉族民间歌曲,流传于中国各地。产生并应用于劳动,是具有协调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
山歌: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 高亢 、节奏自由 。
放牧山歌:是放牧者在田野劳动时为吆喝牲畜或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放牧山歌常常带有吆喝性的衬词。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汉族民歌形式。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而表现则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花儿:花儿在当地有特定的青年男女交往与定情的意义,因此又被称作“野曲”,不能在室内或村内唱,也不能在辈分不同或有血缘关系者面前唱。
小调:小调,中国汉族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汉族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除了在农村流传外,在城镇集市上也多有传唱。小调的流传和发展,反映着城市和乡村音乐文化的交互影响和密切联系。其流传面遍及城乡不同阶层,并有广泛的社会阶层直接或间接参与创作和加工。其音乐细致曲折,表现手法比号子、山歌更多样。曲调也更优美,是民歌中更为“艺术化”的形式。另一方面,由于小调传唱面的复杂也使小调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复杂性。
谣曲:汉族民歌中小调分类的一种。其艺术的成熟性介于吟唱调和时调之间。它的篇幅不大,乐段结构完整,节拍比较规范。
时调:在小调民歌中,时调的艺术形式发展得最为规范和成熟。它具有严谨规整的结构,变化丰富的节奏和音调,以及细致讲究的润腔方式。这些小调不仅有一般群众在休息,娱乐时传唱,并且常常由职业或半职业艺人在热闹的公共场所进行商业性演唱。供人们消遣并为演唱者换取报酬。
吟唱调:汉族民歌中小调的一种。吟唱调包括儿歌、摇儿歌、叫卖调和风俗仪式中的吟唱调等。这是小调中实用性较强的种类。常在日常生活的某种实际需要中歌唱。吟唱调的音乐以吟诵性为主,旋律接近自然语言形态结构简单。完整性、独立性较差。
鲜花调基本旋律形态:
1.四句体乐段。
2.四句落音:徵、宫、羽、徵。
3.曲型起承转合结构。
孟姜女调基本旋律形态
1.四句体乐段。
2.句尾落音:商、徵、羽、徵。
3.典型的起承转合式乐段。
剪靛花调基本旋律形态
1.四具体乐段
2.句尾落音:宫、徵
孟姜女调的四种变体的音乐特征
1.十杯酒:主要流行于北方,变化在第一句分裂成两个短句、其中第一句有七度以上的大跳,第四句旋律从高音区起腔,后逐渐下行,有加腔或扩腔。
2.梳妆台:主要流行于江淮地区,华北江南也有唱,曲调介于‘十杯酒’与基本旋律形态之间,第一句分裂成两个短句但无高音区起腔,句末一般有扩腔。
3.哭七七: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区,第一、二句前半句都是一字对一音。句幅紧凑、二四句向低音区扩展。
4.绣花灯:主要流行华北西北地区,第三句后加了一些垛句,增强叙述性。
民歌的产生和创作歌曲的区别
1.由于民歌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所以它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在音乐风格和音乐创作手法方面,表现出民族或地区民间音乐的共性特征,也更集中,单纯地表现出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CLIPSE局部网格加密做法.ppt
- 如何利用团体标准做好患者跌倒评估和预防PPT.pptx
- 2022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3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pdf VIP
- 2024年镇村(社区)后备干部考试复习题库 .pdf VIP
- 数学-湖南省长沙市(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试题和答案.docx
- 必威体育精装版经典数学函数图像大全-数学函数图像-函数图像全.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读后续写:雀斑烦恼任务单素材.docx VIP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托福词汇词以类记-张红岩(完整有目录)经典.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