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存项在的主要问题.doc

当前各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存项在的主要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前各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日期:2008-5-20 来源:高校网培论坛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速,培养一大批实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高校扩招也就成为顺应这一要求和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的应然措施(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108万,在校生人数为800万,2006年招生数为540万,在校生数为2500万),但扩招后面临的教育教学资源不足致使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下滑,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为此,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陆续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的通知》(教高[2001]5号)、《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200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一系列文件。精品课程工程启动以来,在全国掀起了建设精品课程的热潮(2003-2007年已经批准国家精品课程1798门,其中普通本科课程1275门、高职高专课程414门、网络课程49门、军队(含武警)课程60门)。这对保证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以及缓解因高校扩招而引起的教学资源不足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因错误理解国家政策、评审标准相对笼统(目前只有本科和高职高专两种标准,缺乏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的分类研究)等因素的存在也导致当前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各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为精品而精品,重形式,轻内涵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显然这里所界定的“五个一流”准确的表述了国家在政策上对所谓“精品”内涵的界定,即需要对一切有效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融入现代教育思想,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适应创新人才和实践性人才培养规格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效果明显,建设特色鲜明并具有推广价值和辐射性效应的优秀课程。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理应成为建设的基础和重心,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和示范价值是其价值的核心所在。但遗憾的是,在当前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却偏离了这一导向。各级部门,尤其是高校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为确保申报成功,对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标准进行量化解析,逐一对照指标在形式上进行后续性的补救和强化。并不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而仅仅把精品课程的申报当成一种奖励来看,其后果是造成精品课程建设中重申报、轻建设、重包装、走过场、为精品而精品、为评审而造假。一旦申报成功就不在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已经获批准的精品课程也没有达到真正的资源共享,从而形成辐射效应。   2、精品课程建设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不相符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大众化速度的加快,这一发展的趋向是健康的,也正朝着良性发展的轨迹运行。发展过程中也正逐渐区分出高等教育的层级性,各级各类高校因办学定位不同、人才培养规格有别,从而在课程设置上应相应地有所侧重和区别。研究型高校的课程设置理应区分于应用型高校,高职教育亦区分于普通应用型本科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工程必须立足于这一实际而对所谓精品的内涵做出相应区分。课程设置必须与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相吻合。所谓精品课程也应区分出应有的层级特性。所以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理应打造符合人才培养规格,必须真正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真正效用性的优质课程。   当前我国的各级精品课程在建设中很少关注这一事实,而只是技术化地解读教育部精品课程评审的指标,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知识的量化和信息化,在方法和手段上片面追求技术化和形式化,其结果淡化了课程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作用,走向了知识型教育加技术型教育的误区,从而很难保证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3、已有精品课程在学科上分布不平衡,也未能形成精品课程——精品专业——特色学科建设有价值的教育教学体系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精品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切入点,也是精品专业的具体体现,任何一个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都应具体体现在教学计划上,而教学计划的核心就是课程体系,只有有了适

文档评论(0)

zzabc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