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氧气安全技术说明书讲述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CSDS
化学品名称:硫酸
企业名称:XXX有限公司
地 址:XXX工业园
邮 编:XXX 电 话:XX
应急咨询电话:XX
填写日期:2016年9月20日
XXXXX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液氧 按照GB/T 16483 GB/T17519编制
修订日期:2016年8月3日 SDS编号:YXCCC-01
编制日期:2013年5月31日 版本:YYANG-2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液氧
化学品英文名:Industrial oxygen
企业名称:XXXX有限公司
地 址:XXXXX工业园
邮 编:XXX 传真电话:XXX
联系电话:XXX 电子邮件地址:XXX.com
企业应急电话:XXXX(24h)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氧气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染料、炸药等。液氧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医疗卫生行业。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液氧为淡蓝色液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与可燃蒸气混合可形成燃烧或爆炸性混合物。容器遇明火、高热源有爆炸危险。吸入量过多时可发生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长期接触发生眼损伤或失明。液态氧可引起冻伤。
GHS危险性类别:
氧化性气体-1,加压气体-液化气体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性说明:可引起或加剧燃烧;氧化剂; 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前,且勿操作。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戴防护手套,防止冻伤。
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
采取防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型电器、通风、照明及其它设备。
保持容器密闭。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避免高浓度吸入。
事故响应:
如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接触液氧后,浸入温水中,就医。
眼睛接触:脱离富氧区。接触液氧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以上,就医。现场禁止吸烟。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
安全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处储存。
物理化学危险:气体比空气重。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助燃特性。与可燃物质和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有着火和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长时间吸入纯氧造成中毒。常压下氧浓度超过40%时,就有发生氧中毒的可能性。
1、当吸入氧浓度40%~60%左右,出现胸骨后稍有不适感,伴轻咳,进而感到胸闷,胸骨后有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 2、当吸入氧浓度80%以上,出现口唇或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跳过速,虚脱,续而出现全身强直性癫痫样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3、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环境危害:对环境无害。但液态氧大量排放时会产生高浓度危害和气云危害。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危险组分 浓度浓度范围 CAS N0 纯品 氧 ≥99.6% 7782-44-7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 救: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时,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时,施行心肺复苏术。氧中毒后要就医观察24—28小时,以免延误肺水肿的治疗。
皮肤接触:液态氧引起皮肤、眼睛、口、喉、的冻伤灼伤或组织损伤;接触液氧后,必须侵入冷水中解冻。如果引起冻伤,立即就医诊治。
眼睛接触:脱离富氧区。接触液氧后,提起眼睑,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以上,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进入事故现场应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除按防静电服。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
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剂灭火。
切断气源(或液氧)。用水冷却容器,以防受热爆炸。
特别危险性: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静电积累,放电可引起燃烧爆炸。高速氧气流遇油渍、油污易着火。 比空气重,在空气中易扩散。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消防人员须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护服,上风向灭火。
隔离事故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液氧等深冷液化永久气体储槽的绝热层遭到破坏时,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