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氨水安全使用说明讲述
氨水安全使用说明
1、总则
为了及时控制和消除氨水泄漏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公司加氨系统范围内设备发生事故时的应急作业指导。
2、氨水特性
2.1氨水物化特性
氨气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小于空气,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至-33.5℃或在常温下加压至700~800kPa,气态氨就液化成无色液体,液氨通常用作制冷剂,属于中毒类化合物,为易溶于水的碱性物质。
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一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特殊的强烈刺激性臭味。
(1)刺激性:因水溶液中存在着游离的氨分子;
(2)挥发性:氨水易挥发出氨气,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挥发率,且浓度增大挥发量增加;
(3)不稳定性:见光受热易分解而生成氨和水;
(4)弱碱性:氨水中水和氨能电离出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
(5)腐蚀性: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对铜的腐蚀比较强,钢铁比较差。
氨的化学性质
性质 参数 分子量 17.03 熔点(101.325kPa) -77.7℃ 沸点(101.325kPa) -33.4℃ 自燃点 651℃ 空气中可燃范围
(20℃,101.325kPa) 15%~28% 毒性级别 2(液氨:3级) 易燃性级别 1 易爆性级别 0 火灾危险 中等度
本系统采用质量比为15~20%工业级氨水,该物质具有比较稳定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危险系数相对较低。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常温常压下,由于密封不严而逸出的氨气会往罐顶或车间顶部流动,因此在屋顶、罐顶等部位应禁止使用火柴、打火机、电焊机等明火设施,若需使用明火,应在空罐条件下操作。
2.3健康危害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1)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吐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
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脸、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
(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的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要特别注意清洗腋窝等潮湿部位,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就医
3、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部位
氨水储罐顶部所有孔位密封不严,导致氨气逸出且往上流动,氨气在空气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或者高温会发生爆炸。
4、装备与器材
4.1消防装备与器材
消防装备与器材包括消防水枪、砂土等。
4.2防护器材
防护器材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呼吸机、湿毛巾、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全密封阻燃防化服、防冻衬纱橡胶手套、工作靴等。
4.3设备物资储备
应储备的设备物资包括风向仪、救援绳索(30—50米,用于救援中毒伤员)、不同规格带压堵漏器材和工具、防爆电筒、密封胶、稀盐酸等。
4.4其他
医疗救护车、2-3%硼酸溶液、生理盐水,其它常用就护药品。
5、紧急处置
5.1发生泄漏时响应
抢险救援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1)报警
通知公司管理、维修、应急抢险等相关人员立即到场。
拨打119、120向消防、医疗等部门报警。通知供水部门对事故发生地段管线增压,并根据事故情况及时报告当地质监、安监等有关部门。
(2)断源
消防人员在上风口负责用喷雾水枪进行掩护、协助操作。关阀人员的防护用品必须穿戴齐全。
(3)抢救伤员、设定区域、疏散人员
A救援小组:穿好全封闭防化服,戴上氧气呼吸器,在消防水幕的掩护下,查找泄漏发生的部位及形态,寻找和抢救伤员。
B疏散小组:根据地形、风向、风速、事故设备内液氨量、泄漏程度、以及周边道路、重要设施、建筑情况和人员密集程度等,对泄漏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在专家的指导下设定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
5.2泄漏处置及堵漏方法
(1)大量泄漏时,用带压力的水和稀盐酸溶液,在事故现场布置多道水幕,在空中形成严密的水网,中和、稀释、溶解泄漏的氨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废水。对附近的雨水口、地下管网入口进行封堵,防止可燃物进入,造成二次事故。
5.3现场洗消处理
根据液氨的理化性质和受污染的具体情况,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处理,或对污染区暂时封闭等,待环境检测合格后再行启用。
5.4现场恢复
经有关部门、专家对事故现场的安全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允许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清理、维修设备、恢复生产等。
6、安全防护
6.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浙江省浙北名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 数学课堂中错题本的使用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土木工程施工——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整理.pdf
-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ppt VIP
- 2024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综合题).docx VIP
- 全国高考高校体育单招考试必备重点英语单词(复习必背).docx
- 浙江省浙北名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 第五章 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与茶叶安全生产(2学时).ppt VIP
-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物理押题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